隆基的选择

能见 2022年10月24日 7824
文/周夫荣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2022年10月13日,隆基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预测。

这家公司预计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创出历史最佳成绩,远远领跑同行:营收将在864亿元至874亿元之间,同比增长最高达56%;实际净利在106亿元至112亿元之间,同比最高或增48%。

解读隆基的成功密码,少不了一个词:克制。

作为单多晶竞争格局的颠覆者,隆基创始人、总裁李振国深具战略定力。在多晶疯狂“吸金”的那些年,他曾如是说:“我这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拉单晶。”

这和华为有几分相像。

2016年,任正非被媒体问及华为成功的基因和秘诀是什么,他的答案是:“华为28年坚定不移的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我们成长起来后,坚持只做一件事,在一个方面做大。”

如今,与上一轮周期相比,光伏垂直一体化趋势有过之而无不及。亦有曾处第一梯队,但因在该战略上落后的企业遭遇困境。随着光伏应用的拓展,一体化的边界仍在扩大。

当需要构筑生态护城河时,企业跨界的安全边界和经济边界在哪里?这是这一轮周期中,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隆基的答案又是什么?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企业战略边界的划定或许不仅仅是一道商业上的选择题,也是一道哲学题。

进取是商人的本性,尚德、乐视的热血都曾感染整个商界。但创造一个有责任的企业,进而创造伟大的企业,则不可避免地需要与克制做朋友。

敢为人后,对进入而立之年的中国光伏产业及投身其中的企业,或许依然具有深刻意义。

有所不为

9月28日,隆基绿能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正式投产,产品应用了隆基的最新技术。

其实,比起同行,隆基一贯的作风是“保守”:从技术路线,到产品发布,从产能扩产,到垂直一体化路径,隆基鲜少妄动。

首先是技术。中国光伏三十年,技术变革贯穿始终。技术路线的选择,决定着很多企业的生死:单晶技术、金刚线切割技术、单晶PERC技术、双面发电技术……每过几年,便有几个技术新名词成为行业追赶的潮流。

但是,隆基在技术上很少跟风。自2006年以来,隆基即坚定选择单晶技术路线,至始至终未改变分毫。

在产品方面,隆基保持稳健,提供给客户的始终是最可靠、最具性价比的产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产业技术和规模的不断发展,光伏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竞争力的电力能源之一。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采用的硅片尺寸不统一,曾对客户的产品选择、光伏系统的安装、上下游协同等造成困扰。

在这方面,隆基并不盲从,而是从行业、客户的角度出发,选择最优的尺寸。

在这个背景下,有一个小插曲:2020年年中,隆基联合多家光伏企业发布182mm×182mm硅片标准,倡议将该尺寸作为研发下一代硅片、电池、组件产品的标准尺寸,以推动整个行业建立基于统一标准的供应链体系,实现装备制造体系和客户应用体系的标准化,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按兵不动的底气来自隆基一贯的作风:以价值为导向,专注于持续做好自己擅长的主营业务。

而在面对产能扩产问题时,隆基秉持着“不领先不扩产”的原则,坚持新建产能的技术必定领先于全行业,保证新建产能能够有效缩短磨合期,实现“投产即达产”。

上文提到的高效单晶电池项目,便是隆基磨一剑的成果。沉淀之后一经投产,这个应用了隆基最新技术的项目便可实现迅速达产:明年年中全部达产后可年产15吉瓦,全年产值可达300亿元,解决8000人就业。

行稳致远。现在,跳出技术、产品和产能的企业微观视角,从宏观生态来看,垂直一体化再次成为趋势。不仅如此,这次一体化的边界在继续扩大。如何构筑生态护城河?隆基的做法并不是自己“亲自上阵”,而是扶持小企业和生态发展,扶持美畅股份、连城数控等企业。

2021年3月4日晚间,隆基突然发布公告称,拟以协议转让方式现金收购森特股份27.25%股份,交易总对价16.35亿元。

收购的种子于四年前埋下。彼时,隆基决定进军BIPV。显然,既聚焦主业,又能避免走弯路,还可以快速进入一个市场的最好办法便是并购。通过投资森特,隆基可以发挥其产品研发的优势,森特则能发挥其在建筑屋面领域的资源优势,实现1+12。

而早在2015年,也是基于同样的逻辑,隆基扶持美畅股份、连城数控等金刚线及设备厂商,从而打破日本企业的技术垄断。2016年,隆基把单晶硅拉棒环节的非硅成本降至0.03美元,这是其推动单晶硅片替代多晶浪潮的决胜之举。

目前,隆基“航母”上,美畅、连城、森特等企业已经或正在成为各自领域的龙头企业。

积极有为

不过,细心的人会发现,这家企业一旦决定行动却又能飙出惊人的速度。

举个简单的例子,2021年年底,隆基成功研发了一款新型高效电池产品,虽受疫情反复和春节假期影响,仍只用了不到4个月就完成了规模化生产线的建设和导入。2022年,隆基将形成30吉瓦以上的新型高效电池产能规模——这相当于再造一个隆基。

硬币的另一面,隆基不仅不保守,反而很“激进”。

在研发投入方面,2022年上半年,隆基研发投入36.70亿元,占营业收入7.28%,同比增长127.39%,远超同行。而在过去,隆基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稳定在5%至7%。

在电池组件方面,隆基已研发和储备多种新型电池组件技术,在TOPCon、HJT等多种新技术路线上连续刷新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推动新型电池技术的组件量产转化,蓄势打造差异化组件产品,不断强化公司组件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正是这种投入支撑了“隆基速度”的实现,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转化效率的提升。

隆基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徐希翔的办公室陈设简陋,除了基本用品,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但是,在最显眼的位置,一块装在相框中的光伏电池分外夺目。

这是去年10月隆基研发团队将一款电池的转换效率提升至26.30%的纪念品,这个数字刷新了彼时的世界纪录。

如今,这一记录再次被打破,转换效率已被隆基提升至26.50%。自2021年4月至今,隆基绿能已经连续11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而电池转换效率每提高0.01个百分点,意义都非常重大。

隆基的技术提升还体现在细节上。2021年5月21日,隆基发布“无隐裂智能焊接”技术白皮书,详细介绍了一体式分段焊带技术——“无隐裂智能焊接”技术,并在2020年6月29日发布的高功率组件产品Hi-MO 5(182mm)上推向市场。

该焊接技术可在多主栅半片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光伏组件效率,同时也显著提高了组件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切实保障组件的载荷能力,真正实现了效率、功率、BOS成本、可靠性的综合最优。

这个技术可以为电站投资者、合作伙伴和广大客户带去更多价值增益,帮助电站在全生命周期内产生更多的发电量,贡献更多绿色电力能源。

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今年9月,隆基将目光锁定太空,成立未来能源太空实验室,隆基的新技术产品将实现太空搭载。隆基的着力点包括但不限于在新能源产业趋势、太阳能与航天结合、太空环境验证、能源监测卫星和太阳能空间传输等方面展开研究与对外合作。

鲜为行业外所知的是,太空曾是光伏应用的起点。由于起初光伏发电成本过于高昂,普遍发电领域根本无法接受,光伏在国内外的最早应用都始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卫星发射。1958年3月,美国第二颗人造卫星使用化学电池和光伏电池,通过发射器进入太空。

但64年前的那时,第一个光伏组件售价高达1500美元/瓦的天价,后来降至300美元/瓦,再到本世纪初的3美元/瓦,经过最近20多年后又大幅下降到目前的0.34美元/瓦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以隆基为首的企业不断通过科技进步,在应用的质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个回到光伏应用起点的探索似乎是一个启示。

回望来路,初心仍在。

隆基通过有所不为,践行了更好的有所作为,在取舍之间,回答了价值选择问题,并带领行业健康发展,助力我国实现伟大的双碳目标。

11月2日,隆基将继续作为,我们一起期待,共同见证光的力量。

END

新能源补贴拖欠的问题即将得以解决

但是新能源如何更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却成为一个新的难题

根据我们的调研

如果新能源企业不懂电力市场交易

很可能将出现重大亏损

比如2021年12月,山西一家新能源开发商

因为没有分时电量与电价的概念

两个项目月度结算均价大约仅为市场可比项目的一半

损失超过百万

类似的情形比比皆是

现在好了

能见联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推出了全市场最为权威的

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专题培训

且可以随报随学

培训推荐

-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20位行业权威专家讲师(调度、交易中心等)29节超全课程精讲

1、本次培训长期可报名,录播课程,随报随学
2、全套课程网络授课,自报名日起,自行安排时间完成学习进度解锁在线考试,颁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培训 证书(8号统计成绩,每月一周期)
3、培训同期组织微信交流群,助教老师同步答疑
含公开免费直播试听,详情咨询海报底部联系方式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

北京能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发电量 / 隆基 / 单晶 / 补贴 查看更多
资讯

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光伏二期项目,首批100兆瓦成功并网

近日,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总承包建设的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光伏项目二期首批100兆瓦顺利并网。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在第三届塔什干国际投资论坛全体会议上,肯定了中国能建在推动乌兹别克斯坦绿色能源转型中的作用,并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见证乌兹别克斯坦1吉瓦光伏项目二期首批100兆瓦并网发电。 乌兹别克斯坦1吉瓦光伏项目是去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后中资企业在中亚地区投资的首个大型新能源项目,也是“一带一路”

资讯

中国能建华东院、安徽电建二公司联合总承包:安徽滁州天然气调峰电厂实现“双投”里程碑

5月6日,由中国能建华东院、安徽电建二公司EPC总承包建设的安徽滁州天然气调峰电厂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此前,1号机组已于2024年1月3日移交生产,至此,安徽首座天然气调峰电厂项目两台9F级(2x450兆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调峰机组实现双机投产。 滁州天然气调峰电厂项目是《安徽省电力供应保障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调峰气电重点项目,是安徽省首个

资讯

“地铁+光伏”首例柔性光伏组件示范项目正式发电

5月10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交通集团中和新能源公司首次实施的“地铁+光伏”柔性光伏组件示范项目正式发电。 为充分利用地铁场段建筑屋面闲置空间,实现复杂环境下光伏组件安装,中和新能源公司首次建设柔性组件光伏项目,共安装2460块380Wp单晶硅轻质柔性太阳能光伏板,装机容量0.93兆瓦,年发电量约131.71万度,可节约标准煤约397.13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40.54吨、二氧化硫排放

资讯

总投资50亿元!大恒能源光伏项目正式开工

维科网光伏讯,5月10日,“大恒能源10GW光伏垂直一体化制造基地”山西省晋中市举行开工仪式。 据了解,该项目是大恒能源在山西布局的首个产业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形成10GW拉晶、硅片、电池片、组件一体化产能,总投资约50亿元。 资料显示,大恒能源成立于2009年,一直专注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电站建设、运维服务为一体化解决方案。 2021年,大恒能源推出全面屏光伏组件,相比传统光伏组件

资讯

重磅!又一光伏新能源公司更名!

近日,A股上市公司广州发展(600098)旗下全资子公司广发新能源发布更名公告称,由于公司战略发展需要,经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广州发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5月7日起正式更名为“广州发展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其官微名称也变更为“广发新能源GDG”。 据了解,广州发展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发新能源”)是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州发展”)的全资子公司,主

资讯

陕西凤县尾矿库上的“光伏发电站”即将并网发电

近日,记者来到凤县庙沟尾矿库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现场,一片片绿色映入眼帘,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划一。这也是宝鸡第一家建在尾矿库上的光伏发电站。据国家电投陕西黄河能源公司规划发展部经理刘国庆介绍,该项目目前已经完成光伏区光伏支架的组建,电缆及逆变器的安装。目前光伏区已具备发电条件,正在开展10千伏输出电路的施工工作,项目计划于6月中旬投产发电。 凤县尾矿库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于2023年9月开工,规划开发规

资讯

安徽淮北孙疃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项目: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首批组件顺利下水

5月5日,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承建的安徽淮北孙疃煤矿塌陷区32兆瓦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项目首批组件成功下水。 该项目位于淮北市濉溪县孙疃镇,利用孙疃煤矿2个采煤塌陷区建设水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站。项目占地面积约943亩,总装机容量32兆瓦,分9个漂浮方阵,每个方阵安装550瓦单晶双面双玻组件7280块。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约4435.29万千瓦时,对促进地方经济与环境友好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

资讯

原副总经理被查!又一央企电力巨头高管异动

5月13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通报显示,中国广核集团原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谭建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和广东省深圳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公开信息显示,谭建生出生于1959年6月,拥有高级经济师职称。 他于1982年开始职业生涯,在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投资处任职,后升任为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他还曾任华建国际集团的董事和总经理。 2000年,他

资讯

四川蜀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中标经开管委会光伏项目-施工项目

近日,经过一系列严格公正的招标流程,蜀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深厚的行业经验及良好的企业信誉,成功中标经开管委会光伏项目-施工项目。   该项目位于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内,项目涉及屋顶及停车位车棚布置光伏组件、建设光伏电站,共建设3个屋面和2个停车棚光伏发电系统。占用屋顶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初步核算建设安装总容量为474.81KWp,并网电压等级为0.4KV,所发电量优

资讯

国电电力润阳500兆瓦项目升压站全面施工

5月10日,升压站开始全面施工,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润阳500兆瓦绿色供电项目进入重点施工阶段,为项目早日建成并网打下坚实基础。 图为润阳500兆瓦项目升压站施工现场 该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升压站规划区域占地面积约36130平方米,规划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其中风电30万千瓦、光伏20万千瓦,合建1座220kV升压站,同时配套建设一套115兆瓦/460兆瓦时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