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济日报》:国网河北电力:17类常用业务“一网通办”

国网河北电力 2023年5月10日 3854

本报讯5月9日,国网河北电力发布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并同时发布“电力护航”八项服务举措,实施千企走访“登门办”、重点项目“专属办”、全部项目“线上办”等措施,全力保障企业快办电、早接电、用好电,以一流电力营商环境服务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出八项举措,进一步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是我们服务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北场景的具体行动。我们通过在‘冀时办’App、河北政务网开辟电力专区,贯通政务数据共享渠道,企业只需在平台输入统一信用代码,就能一键获取营业执照等办电所需的关键信息,实现电力新装、更名、过户等17类常用业务‘一网通办’。我们还推广‘水电气热信’公用服务联办、跨区项目‘零证办’等举措,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受理服务。”国网河北电力营销部副主任王智博介绍。今年以来,该公司对319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安排专人全程服务,对3250个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产业转移和地方支柱及特色产业项目提供主动走访服务,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办电用电难题1254项,中型项目办电时长压减45%以上,新项目接电容量同比增长9.8%。

2022年国网河北电力积极服务河北新型能源强省建设,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748.7万千瓦,风光新能源装机占比接近50%;推广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清洁用能,全年替代电量72亿千瓦时,减少碳排放215万吨。持续优化电网网架结构,全年开工投产电网重点项目105项,落地石家庄“1+4”变电站布点等一批主城区电网工程,逐步形成特高压交流“两站三通道”、500千伏“四横两纵”、220千伏“七分区”供电格局;建成投运平山营里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完成2729个老旧小区电力改造,建成河北首个“电网检修零感知示范区”,电网硬实力不断提升。

2022年,国网河北电力加快建设雄安新区世界一流城市电网,建成新区首座500千伏变电站、首条智慧电缆通道、首个主配一体通信网,雄安电网进入各电压等级全线投产新阶段;紧跟新区发展时序,推行“获得电力马上办”服务模式,为70个重点项目、8.29万用户快速接电,全力赋能雄安新区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2022年国网河北电力制定服务稳经济29项措施,保障252个省级重点项目快速接电,解决企业用电难题450项,服务小微企业办电“零投资”6.87万家,节约用电成本近7亿元,提供“电e金服”金融服务93.8亿元,服务品质全面提升。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电力基础,打造14个电力爱心超市、100个电靓美丽乡村和100个惠农富民电气化项目,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2023年,国网河北电力将统筹电力保供和能源转型,扎实推进西柏坡百兆瓦级示范工程等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全力保障319个省级重点项目和雄安新区央企总部、产业疏解等项目用电需求。依托“电e金服”帮助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获得更加高效便捷的产业链金融服务。年内完成1428个老旧小区改造,建成100个电靓和美乡村示范村,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更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电力服务。(张莉石静安韶华)(《河北经济日报》2023年5月10日3版)

经济日报 / 水电 / 碳排放 / 国网 查看更多
资讯

前2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1%

经济日报北京3月20日讯(记者王轶辰)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前2个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53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电力生产方面,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14870亿千瓦时。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第二产业用电量95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第三产业用电量28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7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

资讯

【能源广角】千乡万村来驭风

我国农村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因地制宜推动风电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将推动农村能源革命,助力乡村振兴。实施风电“下乡”不仅是能源生产活动,更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需要各级能源主管部门、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风电投资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上下联动、分工协作。 “村里有风电、集体增收益、村民得实惠”。为推动农村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

资讯

我国尾矿库数量比2020年下降32.4%

4月8日,国家矿山安监局召开尾矿库安全治理工作情况媒体通气会透露,截至目前,全国安全监管监察的尾矿库共有4919座,与2020年相比下降32.4%,三等及以上的大中型尾矿库比率由2020年的8.5%上升到19.5%,“头顶库”数量同2020年相比下降40.1%。 2020年以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各地安全监管等部门倒逼尾矿库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有力提升了全国尾矿库安全风险防控水平。我国连续7年未发生

资讯

重点电网工程持续上新

陕北好“风光”,千里送江淮。近日,国家电网陕北至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该工程将为我国“西电东送”再添一条大动脉,建成后每年可从陕西向安徽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一半以上是新能源电量。 陕北—安徽特高压工程是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战略部署的重点工程,也是安徽第一条全额消纳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部换流站处处长宋胜利介绍,陕北至安

资讯

金价为何再创新高

国际金价攀高势头仍在延续。4月5日,COMEX 6月黄金期货收涨1.76%,收于每盎司2349.1美元,再创历史收盘新高。3月以来,国际金价上涨幅度超过14%,在此带动下,目前国内多个零售品牌金饰每克售价已突破700元。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以来,在美联储货币政策确定转向的背景下,叠加近期地缘政治冲突激化,以及全球多国央行对黄金的持续需求,多因素共同推动了国际金价的强劲上涨。 “本轮黄金快速上涨

资讯

湖南娄底钢铁业迈向中高端 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

经济日报长沙3月26日讯(记者谢瑶)湖南省娄底市94个重大项目近日集中开工投产,总投资553.32亿元。其中,“材料谷”产业项目68个,总投资428.73亿元。 2022年,湖南出台政策支持娄底建设中部地区“材料谷”。近年来,娄底聚焦硅钢、汽车用钢、高强钢等钢铁新材,推动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 在湖南涟钢电磁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大型行车按作业流程将成品钢卷放置指定点,再经过数控操作进入

资讯

经济日报:应合理布局支撑性调节性煤电,适度布局调峰气电,规模化推动光热发电

近日,经济日报发表了题为《煤炭和新能源双增长引发的思考》的文章,其中指出:我国煤炭产销量同步增长,仍反映出新能源尚存挑战待解。一方面,新能源“大装机、小电量”特征明显,必须建设数倍于煤电的装机,才能提供同等电量;另一方面,新能源依然“靠天吃饭”,系统主动支撑能力较弱。加快支撑性调节电源建设,是新能源大规模融合利用的关键。应合理布局支撑性调节性煤电,适度布局调峰气电,规模化推动光热发电;大力推进流域

资讯

《河北经济日报》:河北电力:超前服务助力企业“加速跑”

近日,国网河北电力发布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二十项举措,围绕提升办电便捷度、降低用电成本、提升接电效率、保障可靠供电、开展特色服务等推出差异化服务措施,全力打造具有河北特色、全国一流的电力营商环境,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用电需求 本报讯(通讯员石静张莉翟志华)3月18日,在位于河北石家庄正定县的中国邮政集团石家庄邮件处理中心项目现场,工人正紧张有序地开展施工作业。该项目是河北省重点项目。早在招商选资阶段

资讯

《河北经济日报》:春耕春灌 电力满格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3月22日,春分节气刚过,在石家庄深泽县西南留村,青青麦田正畅快喝着“返青水”。麦田不远处,当地供电公司员工张韩和同事正利用无人机对春灌线路开展精细巡检,保障春灌用电安全可靠。“无人机巡检可以有效提升线路巡检效率,发现隐患可以快速解决。”张韩介绍。 随着气温回升,我省冬小麦正自南向北陆续返青灌溉,河北电力部门全力保障粮食生产用电需求,主动对接农业、水利等政府部门,掌握春

资讯

中印尼可再生能源合作空间广阔

4月1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与印度尼西亚登嘉拉战略咨询智库,以及印度尼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联合在北京举办2024年中国—印度尼西亚可再生能源投资论坛。与会嘉宾围绕印尼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最新政策、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商业和投资机遇,以及中国与印尼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前景等话题展开讨论和交流。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华大使周浩黎表示,印尼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