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推进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发展 加快光伏和风电发展

光伏经纬 2021年1月19日 432

点击光伏经纬关注并星标

第一时间了解光伏资讯

-

在1月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袁达表示,国家发改委将抓紧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积极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袁达表示,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各地区各部门着力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发展,稳步推进水电发展,安全发展核电,加快光伏和风电发展,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完善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推动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同时,推动能源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加快提升能源产业链智能化水平。
二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优化存量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推动钢铁、石化、化工等传统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
三是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建立健全用能预算等管理制度,推动能源资源高效配置、高效利用。继续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着力提升新基建能效水平。
四是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更大力度推进节能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加快推进规模化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发展,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节能、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融合。
五是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托管等服务模式创新发展。
六是努力增加生态碳汇。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来源:国家发改委

一The end一

投稿/加群

添加小编微信:kangxiMM

长按二维码关注了解更多信息

点赞点在看

这个冬天不怕冷~

风电 / 化石能源 / 发改委 / 能源消费 查看更多
资讯

光热+项目助力酒泉打造“新名片”

提及甘肃酒泉,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四个字——载人航天。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地对地导弹发射,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次为国外卫星提供发射搭载服务,首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史上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在这里完成。 不过,酒泉还在打造另一张“发光发热”的新名片。 努力摆脱单一产业依赖 作为我国第一个航天发射基地,酒

资讯

大力构建铝产业链绿色模式 2024年中国(广元)绿色铝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5月10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和四川广元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年中国(广元)绿色铝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元市召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礼出席大会并讲话。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范顺科出席大会并作专题报告。广元市委书记何树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勇,四川

资讯

安阳市委书记:加快钢铁企业整合重组进度

5月11日,安阳市召开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誓师大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锚定空气质量提升进位“退后十”目标,科学分析形势,部署下步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抓突破,迎难而上抓落实,克难攻坚抓成效,强力推进各项攻坚任务落地见效,全面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委书记袁家健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永主持。 袁家健指出,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

资讯

中国能建参建的国内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开工

近日,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参建的国内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山东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用海1.9万亩,是国家批复的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也是2024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个用海光伏项目。 该项目位于滨州市沾化区滨海镇,属山东省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规划项目,纳入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清单,是山

资讯

可满足光热等电源的统一协调优化调度与控制,青海省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5月6日,由国网青海电力牵头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多能互补优化配置与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果评价,研究成果获评“国际领先”水平。此次成果评价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郭剑波院士及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联合进行,标志着我国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多能互补优化配置与运行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国网青海电科院试验人员开展直流近区新能源场站模型参数优化和测试试验。何炳勋摄 项目围绕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