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敦煌市供电公司:守护夏日里的电网安全
三伏启炎阳,滂沱汗似铄。入夏以来,敦煌地区连续出现高温天气,局部地区温度可达43℃,气象部门已发布51次高温橙色、红色预警,电网负荷也历史性的攀升至117兆瓦。有这样“四种人”,战酷暑、斗高温,汗水流过脸颊、湿透衣背,在他们身上绘就了一幕幕感人画面,艳阳映照下一抹红光,正是他们“人民电业为人民”赤忱写照。
野外巡视,风沙为伴的“戈壁人”
7月17日6时,国网敦煌市供电公司6名员工驱车前往马鬃山,对35kV小西弓、35kV牛圈子、35kV明水、35kV鑫聚川4座变电站进行巡视。“高温天气线路负荷大,导线连接处容易发热,所以我们更要加大巡视力度,及时发现一些缺陷和潜在的故障风险,保证高温天气里正常供电。”巡视工作负责人魁五军说。
由于常年风吹日晒,魁五军的脸和手臂上的皮肤变得黝黑发亮。他们巡视的地方大都是戈壁滩,一点阴凉地都没有,特别是现在这样的高温天气,地表温度有时能达到45摄氏度,走在戈壁滩上跟走在火盆上一样,他们称自己是“戈壁人”。
夏季温度较高,魁五军和同事们除了带饼子、矿泉水和榨菜之外,还必备藿香正气水。
“我们苦点累点没关系,只要老百姓不停电,能过一个清凉的夏天,就值了。”“这个接头处温度有点偏高,把它记录下来,一会儿再来检查一下。”魁五军一遍擦拭着汗水,一边对同行的工作人员说道。
带电作业,及时消缺的“小黄人”
7月20日11时,带电作业班两名员工在高温下工作近2个小时,完成了月牙泉景区分支线跌落式熔断器的更换工作,保证了景区商户的可靠用电需求。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敦煌公司带电作业迎来了夏季小高峰。两位带电作业“小黄人”身着沉重的绝缘服、手戴厚实的绝缘手套,在十几米的高空绝缘斗内进行带电作业,经过半个小时的作业后,他们的衣背已被汗水湿透。
“现在平均每月的作业量在15起以上,如果遇上故障抢修的情况还会更多,汗流浃背已是家常便饭。但是能让广大用户正常用电,使当地游客的出行不受影响,我们的一切努力就都是值得的。”现场工作负责人说道。
盛夏以来,该公司共计开展带电作业58次,在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的同时,有效避免了线路停电,极大程度提升了用户用电满意度。
红外测温,巡视电网的“夜行人”
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沙州夜市”成了敦煌晚间最热闹的地方,游人如织、络绎不绝,像极了一千年前驼铃声声的繁盛敦煌。气温高、游人多、负荷大,7月30日22时,沙州供电所配电运检工老李收好手里的仪器,奔赴下一个台区进行夜间巡视、测温。
“你再看一下那个刀闸触点和设备线夹。”老李向他的搭档说道。
对于设备上容易发热的部位,老李早已烂熟于心,他拿起手中的测温仪再次对这些部位进行了检查,工作人员仔细记录下当天测试时间、气温、设备温度、负载情况等信息,等到所有巡视工作完成时,已是深夜。夏季大负荷期间,有许多向老李这样的电网人,穿梭在街巷、游人之间,守护万家灯火。
夙兴夜寐,电网运行的“守护人”
8月2日晚上,敦煌公司供电服务指挥大厅灯火通明,今晚是老调度员任育军的夜班。“巡视各变电站一定要仔细,尤其是电网负荷重的时候,要特别关注母线电压情况”,任调边轮巡变电站边跟副职调度员张照阳交流到。
任调今年57岁,是一名从事调度运行工作34年的“国宝级”调度员,下达过的调度命令超过三万多条,没有发生过一次差错。34年的坚守意味着34年的昼夜颠倒、夙兴夜寐,前段时间部门负责人关心他值夜班太苦太累,希望他从调度员岗位上退下来从事一些辅助性的工作,但他坚决的表示他值夜班没有任何问题,他希望把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发挥到调度运行工作上。
正是有了像任调这样有能力、负责任,兢兢业业的调度员同志守护我们的电网,认真巡视电网情况、及时发现隐患缺陷、镇定调度电网运行,才保得万家灯火明亮,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信息来源:新华网 2021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