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日报】宁夏巧做减法提升“获得电力”指标
核心提示:为创造更为良好的用电环境,提高办电效率、降低接电成本,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简化企业获得电力手续行动计划》,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报装接电及用电成本,缩短故障停电时间。
工作目标:减少办电环节,压缩办电时间,精简申请材料,推进政电信息共享,降低接电成本。
低压客户(城市160千瓦、农村100千瓦及以下客户)办电环节减为2个,申请材料减为1件,客户电能表及以上供电设施由供电企业投资,平均接电时间控制在20天以内,低压接入的中小微民营和外资工商业企业平均接电时间控制在5天以内,推行低压小微企业客户“零上门、零审批和零投资”服务。
高压客户办电环节减为4个,申请材料减为1件,平均接电时间控制在70天以内,高压接入的中小微民营和外资工商业企业平均接电时间控制在35天以内,推行10千伏及以上高压客户“省时、省力、省钱”服务。
主要措施:
精简办电环节
低压小微企业客户办电环节压减为“申请受理、装表接电”2个环节。
低压用户配套电网工程全部由供电企业负责建设,取消供电方案答复、外部工程实施等环节。
客户通过手机、95598网站等渠道提出用电申请,供电企业主动上门提供从申请到装表接电的全过程服务。
10千伏及以上高压客户办电环节压减为“申请受理、供电方案答复、外部工程施工、装表接电”4个环节。
压缩接电时间
加强市场需求调研,主动对接园区管委会和用电企业,提前收集客户用电需求信息,为客户提供前期咨询服务,指导客户先行开展接入系统设计。
供电企业提前开展配电规划布点、编制业扩配套项目可研,启动配套电网工程建设。
推行跨专业联合办公,为10千伏及以上客户提供用电报装全过程服务。充分发挥台区经理职能,为低压小微企业客户提供“一次都不跑”的上门服务。
低压小微企业客户平均接电时间控制在20天以内,低压接入的中小微民营和外资工商业企业平均接电时间控制在5天以内。高压客户办电平均接电时间控制在70天以内,高压接入的中小微民营和外资工商业企业平均接电时间控制在35天以内。
简化10千伏及以上客户工程竣工检验内容,明确涉网设备验收界面,重点检查与电网相连接的设备,一次性答复验收意见,验收合格后,立即送电。各市、县(区)供电公司要推进供电服务窗口入驻政务服务大厅,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在用户完成营业执照办理后,主动提供办电服务。
精简申请材料
推进政电信息共享,主动接入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营业执照、规划许可等客户办电所需证照在线获取。
用电报装按照“一证(一照)、一电话、一地址、一承诺”的方式办理。即:客户申请办电,仅需填写联系方式、用电地址,居民用户提供身份证明、非居民用户提供营业执照,并签订《承诺书》(客户承诺其接电后,调试设备或生产符合国家安全、环保等规定),即可办理。
降低办电成本
自治区级及以上各类园区以及电能替代、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项目由供电企业投资至客户红线。
主动对接地方政府,统筹规划市政综合管廊,将地方配电网规划纳入地方国土空间规划(或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内,确保电力管廊通道布局合理。在市政建设改造或园区建设初期,主动对接、提前沟通,确保电力管廊资源规划设计预留。
原则上城市地区160千瓦、农村地区100千瓦及以下客户,采取低压方式接入电网。低压客户电能表及以上供电设施全部由供电企业投资建设,实现低压客户“零投资”。
提高供电可靠性
开展计划停电、故障停电到户预判分析,通过各种渠道告知客户停电原因、预计送电时间等信息。
提升电网故障抢修速度,持续减少客户平均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今年上半年,建成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实现配电网运行全面监控。加快线路“自愈”建设,实现故障准确隔离、负荷自动转供、故障快速修复。
提高电费透明度
通过营业厅、95598网站、手机App、新闻媒介等渠道对外发布收费标准和电价政策信息。不得自立收费名录,收取与办电、用电相关费用,不得转供加价。
提高缴费便捷度
拓展电费缴费渠道,为企业用户推出电费网银。同时,联合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推出专门用于缴纳电费的贷款业务,实现企业用户缴纳电费足不出户,提高缴费便捷度。
行动保障:
出台简化涉电工程建设审批支持政策
1.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自然资源厅自受理供电企业电网工程选址意见办理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出具电网工程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2.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要优化用地审批手续,对符合相关规划的电网项目,自受理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出具用地预审批复。受理电网工程用地申请后,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下达相关用地批复。
针对电网项目输电线路杆塔、塔基占地,只进行一次性经济补偿,不办理用地预审和土地征收(用)手续。
输电架空线路等线性项目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和相关法定保护区(不含核心区、缓冲区)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督促项目优化调整选线、主动避让;确实无法避让的,建设单位要采取无害化穿(跨)越方式,或依法依规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穿越法定保护区的行政许可手续、强化减缓和补偿措施。施工结束后,及时做好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
3.自治区林草局要压缩审批时间,按企业提供的建设项目有关批准文件,积极办理电网建设工程使用林地手续。
涉及自然保护区(不含核心区、缓冲区)的,要尽量避让。确实不能避让的,在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不含核心区、缓冲区)内实施的项目,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下达电网建设工程使用林地批复;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含核心区、缓冲区)内实施的项目,要积极协调国家林草局办理自然保护区准入及使用林地手续。
4.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要对160千瓦及以下的客户接入外部电源工程、500米以内的电力线路建设等小规模配电网工程,涉及的短距离道路开挖、穿跨道路、河流等审批事项实行审批部门备案制和供电企业承诺制,不再办理建设规划、施工许可,临时占用绿化用地许可、占用挖掘道路许可等审批事项,只要明确破路、破绿方案、占路保护及不低于原设计标准的恢复方式即可施工,恢复费用按照核算成本费用收取,取消绿化永久占地费。
对需要审批的,提报的公共资料可进行一次备案,依据工程不同提供差异化资料,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费用缴纳不再作为审批前置条件。
出台小区配电设施建设及接收相关支持政策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组织对非供电企业管理的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资产全部无偿移交供电企业管理。供配电设施由政府投资的,由投资主体负责移交;非政府投资且有业主委员会的,由业主委员会负责移交,无业主委员会的,由前期物业、开发商或有关单位负责移交;无业主委员会、无物业或开发商的小区,由属地人民政府负责移交。
1.供配电设施符合国家相关建设标准的,6月底前完成移交。
2.供配电设施不符合国家相关建设标准的,各地要积极协调投资或管理主体,按照国家相关建设标准完成改造后移交,或组织移交接收双方明确改造费用,由供电企业负责接收改造。
3.7月底前,供电企业按照实际协商移交情况,针对不愿意移交小区配电设施的,要明确双方服务界限,并将小区单位和业主委员会(前期物业、建设单位)名单汇总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
4.自发文之日起,新领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建设标准开展供配电设施建设。供电企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直接将供电设施资产移交供电企业管理。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单位可按照供电企业验收意见整改合格后移交,或筹措相关改造费用交由供电企业接收改造。
让企业获得“满格”电力
华满蹊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优化营商环境,就要真正为市场主体做好服务。
一个地区营商环境水平如何,有不少衡量因素,而“获得电力”则是一个关键性指标。之所以关键,就在于对企业来说,高效的办电服务、稳定的电力供应直接关系到生产经营和效益效率。
“高压客户办电环节减为4个”“低压接入的中小微民营和外资工商业企业平均接电时间控制在5天以内”“全面推广不停电作业”……我区印发的《简化企业获得电力手续行动计划》,对标“获得电力”指标,紧紧围绕精简办电环节、压缩接电时间、精简申请材料、降低办电成本等7个方面,提出一项项具体措施,力求让企业办电流程更少、接电时间更短、办电成本更合理、供电服务更优质,真正做到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
电力部门曾被视为门难进、脸难看的“电老虎”,从出台的《简化企业获得电力手续行动计划》来看,旨在推动电力部门做企业的“电保姆”。变化的背后,是我区电力部门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经济的电力接入,不断改善营商环境的而作出的努力。
这份电力“礼包”能否给企业真正带来实惠、送来温暖,关键是把每一项措施做细、做实、做足,不打折扣地兑现服务承诺,那么优化营商环境也就真正达到了目的。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当好“电参谋”降低用电成本
本报讯(记者鲁延宏)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将继续发挥驻宁央企作用,主动融入地方优化营商环境整体工作,积极当好“电参谋”,助力企业发展。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表示,加快政电信息共享,全面推行“互联网+”办电服务。加强客户回访,掌握客户诉求,持续改进供电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客户办用电体验。继续全面推广“电e贷”(云电贷)业务,服务中小微企业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坚持不懈释放改革红利、扩大电力外送规模,降低区内实体经济用能成本,将“三省、三零”(高压客户办电省时、省力、省钱,低压客户办电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办电举措抓实抓好、落到实处。
“电e贷”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本报讯(记者鲁延宏)近日,宁夏东梦新材料有限公司融资上出现困难,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申请了“电e贷”,没想到很快获得了100万元贷款。
该公司财务总监李海明说,贷款获批非常快,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电e贷”是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推出的一种以企业用电数据作为贷款依据的信用贷款新品种,最高可为小微企业发放200万元一年期贷款,一年期年化率5%,按日计息随借随还,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石嘴山市东方盛达管业有限公司是一家规模不大的水泥管制造企业,正常生产月均电费仅有1万元,每年生产旺季在7月至9月。针对该企业生产周期相对集中、且停产时间较长,极易因功率达不到标准而产生罚款,国网石嘴山供电公司向企业提出合理建议,使企业能够合理安排生产,避免因生产负荷不足、功率因数达不到标准受到处罚。此举不仅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也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
《宁夏日报》2019年5月9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