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累计引入跨区电力能源超一万亿千瓦时

国网江苏电力 2023年4月19日 4351

4月12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江苏境内七条跨区电力输送能源“大动脉”累计引入跨区电量超一万亿千瓦时,达到12095亿千瓦时,相当于4亿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能源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今年全国两会再次明确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能源是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优化能源结构配置,实现全国能源互通互济是保障能源安全、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江苏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过去10年间,江苏GDP从2012年的5.37万亿元到2022年总量突破12万亿元,翻了一倍多。江苏省全年电力消费总量也由2012年的4581亿千瓦时增长至2022年的7400亿千瓦时,用电量、人均用电量均超过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但是,江苏是用能大省,却是资源小省,一次能源较为缺乏,环境承载能力不高,特别是在“双碳”目标下优化用能结构需求迫切,因此从省外引入电力能源是破解华东地区资源约束瓶颈,优化全国能源布局,助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早在1997年,江苏就与山西开展协作,以“专厂、专线、专供”形式,将电力从山西阳城直接送到江苏淮安。2003年和2012年,两条“西电东送”输电工程—±500千伏龙政直流和±800千伏锦苏直流先后建成投运,至今已累计为江苏输送来自西部地区的清洁水电达5838亿千瓦时。2016年,国网江苏电力创下“一年投三站”的记录,特高压盱眙、泰州、东吴变电站先后投运,2019年世界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超长距离GIL创新工程投运,自此,江苏电网形成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环网。2017年,±800千伏雁淮、锡泰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相继投运以来,把晋北、锡盟能源基地的“风、光、火”源源不断地送入了江苏。2022年,全国首个混合级联柔性直流输电工程—±800千伏建苏直流(白鹤滩送江苏)工程顺利投运,这是继龙政、锦苏线后,西部清洁能源入苏的第三条重要通道。至此,江苏形成“一交四直”特高压网架,将区外电力源源不断引入华东地区,在资源大范围配置上实现“电从远方来,点亮长三角”。

“2022年江苏受入区外清洁电量761亿千瓦时,相当于为我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贡献了5个百分比。”据国网江苏电力发展部副主任高正平介绍,目前,江苏电网已累计接收清洁能源达5972亿千瓦时,相当于折合标准煤2.4亿吨,二氧化碳5.8亿吨。

随着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江苏加快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2022年12月,国内首个“交改直”输电工程—扬州-镇江±2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投运,将为江苏省内再添一条“北电南送”能源大通道,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为了保障外送电力能源的接受能力,国网江苏电力牢固树立“一切事故皆可预防”理念,始终将大电网安全放在首位。截至目前,江苏电网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354座、输电线路10.9万公里,初步形成以“一交四直”特高压混联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同时,为切实保障能源“大动脉”安全稳定运行,加快推进江苏省内6座特高压变电站(换流站)数字化转型,基于数字孪生、视频融合、智能识别等前沿技术,实现“全景视频监控、设备告警总览、远程智能巡视”等应用功能,推动特高压变电站现场运检业务智能化、在线化转变,进一步提升直流输电保障能力。

“我们积极配合政府部门,依托多条跨区能源输送通道,创新推动中长期交易机制完善,用好省间连续交易机制,通过市场化交易手段,有力促进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江苏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冯迎春说。今年以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通过中长期交易已落实全年跨区跨省电量1609亿千瓦时,完成全年计划的102%。同时,该中心正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绿色能源生产消费的绿色电能市场体系和长效机制,协同推进绿电、绿证市场稳步发展。自江苏作为全国首批绿电交易试点以来,绿电已累计成交56.26亿千瓦时;绿证已累计成交87万张,成交量为国网经营范围内第一。

化石 / 能源生产 / 二氧化碳 查看更多
资讯

油气行业稳妥推进绿色转型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近日发布《2023年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油气市场和油气行业在调整重塑中渐进复苏,呈现价格整体回落、供需基本平衡和转型稳妥推进的特点。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政策研究室主任张华林表示,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脆弱性凸显,国际能源市场供需错配、市场波动加剧,保证能源安全、提升能源系统韧性成为各国能源发展优先议题。面对行业的不断变化,我

资讯

北京:推动京津冀氢能产业集群化协同发展

  2月21日上午,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在市发展改革委举行,市发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并介绍有关情况。   近日,经京津冀三地政府批准,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天津市发展改革委、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共同编制印发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主要内容   着力构建“1+6”的目标任务体系。1是指“一个目标”,即到2025年

资讯

Mysteel:9位代表委员为煤炭行业绿色发展建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了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等内容。Mysteel梳理了其中的煤炭相关要点,其中提及,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

资讯

2024政府工作报告: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发展新型储能

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推动生

资讯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筑牢保密工作防线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筑牢保密工作防线 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章建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确保能源资源安全”。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擘画了能源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强调“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

资讯

新能源装机达3600.15万千瓦!宁夏成为单位国土面积新能源装机强度最大省份

今年1月2日,随着国家第一批300万千瓦“沙戈荒”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宁夏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3600.15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规模比重超过54%。至此,宁夏新能源人均装机容量达到5千瓦,成为单位国土面积新能源装机开发强度最大的省份。 “高水平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客观要求,对加快构建清洁低

资讯

三部门:力促非化石能源消费 扩大绿证交易范围

本报记者 杜雨萌 2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拓展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应用场景,深入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约束性指标。 《通知》在加强绿证与能耗双控政策衔接方面,

资讯

多家上市公司 加码布局新型储能赛道

本报记者 刘 欢 在去年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进入2024年,多地将新型储能确定为重点发展产业。特别是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业界普遍预期,我国新型储能市场规模2024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而在此背景下,多家上市公司加码布局新型储能赛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

资讯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十个“新”看中国经济走势

新质生产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消费、新型能源体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引人关注。 “新华视点”记者从报告中选取十个“新”,采访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和业界专家,解读这些“新”折射出的中国经济发展崭新趋向与强劲动能。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高度重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报告的一大看点。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培

资讯

报告:2023年全球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首次跌破80%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28日发布的《202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首次跌破80%,跌至79.7%,较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是推动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吴谋远在报告发布会上介绍说,2015至2023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快速增长,从落后化石能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