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平凡岗位,不凡业绩!向劳模吴正强致敬
12月7日,从甘肃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传来好消息:国网定西供电公司安全总监兼设备部主任吴正强被授予“甘肃省劳动模范”荣誉。
鲜花送劳模,致敬劳动者。
吴正强用他多年的坚持、坚守和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态度,凭借着干一行、精一行的工作能力,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成为响当当的“模范”。
扎根一线刻苦历练
他从一名普通的继电保护工做起,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刻苦钻研。
2002年,他先后负责完成了35千伏内官变、宁远变、阳坡变的综自改造安装调试工程。由于这三座变电站均为运行变电站,设备不能长期停电,为了尽可能地缩小停电时间和范围,他带领班员精心策划,加班加点,圆满完成改造任务。
110千伏安定变是定西公司第一座GIS组合电气变电站,他负责完成了该站综自系统的二次安装调试,新的专业带给他的永远是无止境的挑战,他仔细研究着每一个回路,掌握每一个电气元件的运行操作条件,对设计中的疏漏部分从不放过,和同事反复论证,将每一个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新建110千伏渭源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时,不管深冬季节的连续降雪,从查阅规范、统筹计划到具体安装实施和校验调试,他带着两名员工爬上爬下、协力奋战,为该工程项目评为甘肃省公司优质工程奠定基础。
正如他所说:“每当披星戴月返回时,身躯虽然疲惫,但当看到万家灯火明亮时,心里总是热乎乎的……”
攻坚克难勇挑重担
2007年,该公司组织开展110千伏通渭变主变增容扩建及综自改造,该项工程是定西公司2007年基建工程中工程量最大、施工最复杂的工程,特别是保护专业,控制室电缆沟狭小,经过几次改造之后,电缆多,预留屏位少,施工难度大。他负责和保护专业负责人到现场详细制定施工方案,在控制室增加屏位,对部分运行设备控制屏进行拆除,对旧保护屏小母线进行了打断处理,这样新的保护屏得以就位安装。
2014年,该公司110千伏通渭变1号主变、110千伏漳县变1号主变增容改造,当时正值冬季负荷高峰期,单台主变均无法带全站负荷,为了确保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的正常用电需求,他带领设计、工区技术人员现场反复讨论,制定了更换主变移位临时运行的过渡方案,并精心制定停电计划、施工方案,两项工程按期投运,此方案被建设施工单位高度认可,并列为110千伏主变更换典型施工方案,为定西公司后期更换110千伏主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加强基础管理,提升专业管理水平。在担任运维检修部主任期间,他积极践行市、县两级“运检一体化”运作,集思广益,创新管理模式,通过优化县公司运检专业人员及装备,整合县公司资源。在春检中开展的“两县两站两线”联合检修,既解决了县公司设备失检失修问题,又对县公司运检专业人员进行了全面培训,真正实现了市、县两级公司运检业务的融合接轨。
热情传代提携后进
一直坚守在一线的吴正强,从未放慢过创新的步伐。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劳模工作室里,他带领团队创新创效,主创的技术创新、职工创新等项目60余项,成功解决了施工现场多项难点难题。
“只有把运检专业人员培养建设好,才能为公司生产工作奠定基础。”330千伏输变电设备的接收和陇西“一县两公司”的整合,给该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技术带头人的他,经常给年轻人讲经验、讲方法,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多钻研技术,他会根据青年员工的不同特点量身定做培训方案,为爱干、想干、能干的同事提供帮助。
多年来,吴正强把自己积累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一批批的年轻人,先后有30多人成长为技术管理的中坚力量,其中17人走上中层领导干部岗位、1人获得定西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4人被评为省公司级专家人才,带出了一支顶大梁、技术硬、专业强的骨干队伍。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必须发挥我的特长,通过传、帮、带,让周围的年轻人也迅速成长起来!”他总是这样说。
支持改革履职尽责
为适应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他始终没有停下学习“充电”的脚步。实施“三标一提升”工程,强化基础管理,以标杆变电站、输配电线路、配电台区引领标准化建设,努力提升电网本质安全水平。
在2019年甘肃主网330千伏输变电属地运维工作推进中,他精心编制接收方案,确保了有序推进属地化融合,各环节衔接顺畅,移交过程可控、在控。属地化工作开展以来,通过优化组织机构、整合人员、规范管理流程,完成了14套老旧330千伏保护装置的更换工作,消除330千伏输变电各类缺陷300余项,确保了定西电网主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属地化改革,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将330千伏定西变电站打造成为甘肃省标杆示范站,运检专业同期线损也持续位居省公司前三。
“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和支持,荣誉承载着大家的辛勤和汗水,属于大家、属于集体……”在荣誉和成绩面前,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面对荣誉,他说:“往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勤奋工作,团结带领部门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企业安全稳定运行,为地方经济繁荣和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来源:中国电力报2020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