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域基金发布绿色投资蓝皮书:掘金“碳中和”五大投资机会
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和社会系统变革,它无疑将带来一个广阔市场。这也意味着,在碳中和目标背后,数不清的应用场景中孕育着新的投资机遇。
7月2日,国内专注于清洁技术投资的著名VC青域基金在杭州发布了《碳中和绿色投资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所谓“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 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如今,人类工业文明实现了爆发式发展。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皆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毫无疑问,下一轮经济腾飞必须摆脱化石能源制约,将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变成人类经济发展的永动机。这也是时下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碳中和需求,对于不同国家和行业皆可带来一次伟大变革。
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自《巴黎协定》签署以来,世界各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碳中和” 号召,全球已形成碳中和共识。
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是全球第一个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国家。截至 2020 年,全球已有超过 120 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
3060碳目标提出后,碳中和已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热点,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青域基金管理合伙人林霆介绍,全球迈向“碳中和”的历史进程已经启动,绿色转型的投资正当其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其中,“碳中和”主题的绿色股权投资大有可为。为此,青域基金推出了这份《蓝皮书》。
根据青域基金的研究,“碳中和”主题投资蕴藏的机会主要在电力、交通运输、工业、CCUS(碳捕获、利用和封存)、碳交易与绿色金融等五大领域。
根据 IEA 数据,2018 年电力及热力生产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 51.4%——电力生产环节的降碳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 青域认为在电力行业,风电、光伏和储能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其中,风电的投资机会主要在三个方向:机组大型化、低风速化、国产化;风电开发规模化、海上化 ;运维管理无人化、智能化 。光伏的投资机会主要在光伏管理和以钙钛矿、TOPCon、HJT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规模化。在储能领域,主要看好电化学储能的机会。此外,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综合能源、虚拟电厂和需求侧响应等新一代能源系统技术或应用模式 将为碳中和提供能源系统解决方案。
按照国家战略要求,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到 2050 年非化石能源电力将占总电力的 90%。
在交通运输行业,道路运输是交通运输领域能源消耗的最主要来源,占比高达73.5%。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青域基金预计,到 2025 年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20%,到2035年预计达到 50%,未来5年新能源车销量CAGR 超过30%,增长空间非常可观;2025/2030 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将分别达到 4.3 万辆和 23.0 万辆,未 来 10 年销量年均复合增速 CAGR 为 55%。对应的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空间分别为 189 亿元和 749 亿 元,分别为2019 年市场空间的 7 倍和 29 倍,未来 10 年年均复合增速 CAGR 近 40%。
《蓝皮书》指出,在政策大力扶持和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两大驱动下,预测 2019 至 2024 年充电桩行业市场规模 CAGR 将保持在 25.9%,2024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79 亿元;换电站行业属于新兴市场,但换电模式可解决行业痛点,故其市场规模展望极具前景。
目前智能网联汽车正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智能网联汽车有望 成为新一代的超级终端。5G 落地将为无人驾驶和车载传感器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青域基金研究发现,随着自动驾驶及网 联技术的升级,国内智能网联车市场规模及渗透率将持续提升,2023年规模有望达到 2381 亿, 2020-2030年智能网联车 10 年产业总规模有望达到近 2 万亿元,CAGR 约为 20.62%。到 2025 年,市场渗透率将达到 75.9%,我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智能网联车市场。
《蓝皮书》提出,工业是我国仅次于电力及热力生产的第二大碳排放来源,钢铁、水泥、建筑和矿业领域的碳减排对于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我国拥有巨大的潜在 CCUS 应用市场 ,我国拥有巨大的潜在 CCUS 应用市场,未来有望建成低成本、低能耗、安全可靠的 CCUS 技术体系 和产业集群;长期看来,我国碳交易的年成交量有望突破 100 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5000 亿。
公开资料显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所需资金规模可达百万亿级。而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将进一步促进绿色产业高速增长,预计绿色产业年均投资在3万亿元左右。
在“碳中和”成为国家战略之前,作为国内少有的专注于清洁技术投资的VC机构,成立于2009年的青域基金已经在“碳中和”主题领域做了多个布局,其管理的五十多个投资组合中涉及碳中和概念的项目超过50%。
其中,代表项目有资源再生循环经济领域里的家电回收领军企业华新环保和动力电池回收处置技术先锋顺华锂业,绿色交通领域里的换电站技术和设施提供商伯坦科技和智能驾驶车路协同技术平台服务商天安智联,低碳绿色制造领域里的头部企业中集车辆和宏明电子,绿色金融领域里的资产确权及交易平台零数科技,等等。
青域基金目前管理了四期基金超过20亿的资产,目前正在进行第五期基金的募集,将充分利用青域十多年积累起来的产业经验和资源,捕捉和收获双碳产业革命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