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跟着电力检修巡线工巡检无人区——大凉山深处保供电见闻

国网四川电力 2022年8月15日 4749

山势崔嵬,壁立千仞,铁塔耸立在峭壁之上。

蹚过呷榴河,爬上半山腰,仰望对岸,隐约看到铁塔之下有三段“挂”在悬崖绝壁上的天梯。不远处,一道飞瀑从山涧倾泻而下汇入呷榴河中。这里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银厂乡境内的一片无人区。

酷暑时节,蜿蜒曲折的山路将记者一行逐渐引入了这个杳无人烟的区域内。山路两边森林茂密,山峦连绵起伏,山巅一条条输电线路宛如银色丝带将一座座高耸入云的输电铁塔串联了起来。如此壮阔的美景令人赞叹,但对于电力检修巡线工来说,眼前的既是美景,也蕴含着艰辛。

巡线工正在地面监测现场情况。新华社记者薛晨摄

需要攀天梯巡检的是500千伏西锦三线79号铁塔。“以前没有天梯时巡检79号塔单程就得10个小时左右,运检班组要挑选体力好的技术人员,仅凭一根钢索,徒手沿悬崖峭壁一步一步地爬上去。”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西昌运维分部运检室副主管李城建指着山顶的铁塔介绍说。

2020年10月,3段总长182米的钢梯架了起来,虽然攀登时间大大缩短至5个小时,安全性也有了一定的保障,但与河谷近乎垂直的天梯仍然令上山路充满艰辛。

巡线工正在攀登天梯。新华社发廖望摄

2021年7月16日,西锦三线78号和79号塔之间一根导线老化断裂,影响锦屏水电站“西电东送”。西昌运维分部第一时间精心组织张牵设备,集结100余名抢险人员装运10余吨导线材料连夜出发。当时经专家评估预计要两周时间才能修复,抢险人员把帐篷搭在山顶上连续奋战,最终仅用7天就完成了抢修任务。

凉山州境内电力资源丰富,输电线路遍布境内各县,其中有200多公里超高压输电线路位于深山中的无人区。高山气候瞬息万变,输电设备往往要面对山火、覆冰、雷暴、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威胁。

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运检班组都会深入无人区巡线,跋涉在高山峡谷之间,从一基铁塔到另一基铁塔,对通道内树竹、地质隐患、空飘物等情况进行周期性巡查,及时消除影响线路安全的隐患缺陷。特别是每年12月到次年2月是大凉山山火期与覆冰期的叠加期,工人们需要一边防火一边防冰,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工作压力。

巡线工翻越陡峭的山脊。新华社发廖望摄

记者跟随巡线工从凉山州首府西昌市驱车出发,尽管一路风景旖旎,但是蜿蜒曲折的山路也令人难忘。不到100公里的路程,数不清的急弯陡坡,车轮下的路也从最初平坦的水泥路慢慢变成了崎岖不平的土路。历时近4个小时,蹚过湍急的呷榴河,翻越两座大山,才最终到达目的地。这一路记者坐在越野车里尚感不易,巡线工平时只能坐皮卡车,每一次进山巡线的艰难可想而知。

“在无人区里巡检,一待就是好几天,更像是一场野外生存挑战。”输电运检六班班长姜杰说。每当巡线工艰难地爬上山顶完成线路检修后,就只能在铁塔边搭起帐篷和衣而睡,食物也只有吃方便面或自热米饭。除了要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和复杂多变的天气,工人们还要提防毒虫、蟒蛇甚至黑熊等野生动物的侵袭。

巡线工爬上铁塔检修线路。新华社发廖望摄

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西昌运维分部负责运维的±800千伏锦苏线配套工程线路是锦屏水电站送出的重要通道,自2013年起该配套工程共有7条线路相继投入运行,其中有415基铁塔是建立在无人区的陡壁之上。

总装机840万千瓦的锦屏水电站将雅砻江滔滔江水转化为清洁的电能,通过7条500千伏超高压线路送到西昌锦屏换流站,再通过800千伏特高压锦苏线送往2059公里外的苏州同里换流站。有了这么一群不畏艰辛、战天斗地保供电的巡线工,为华东地区生产生活用电提供了稳定的保障,让雅砻江的清洁能源助力千里之外的减碳排放。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新华社 / 水电站 / 特高压 / 碳排放 查看更多
资讯

一季度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933亿元

据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刘诗平)水利部副部长陈敏22日表示,水利部全力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一季度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77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3%;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933亿元,同比增长4.4%,为历史同期最多。 陈敏在水利部举行的2024年第一季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说,一季度全国实施水利项目2.35万个、在建规模4.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12.3%。其

资讯

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4%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记者戴小河)国家能源局17日发布的信息显示,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9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第二产业用电量54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第三产业用电量13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8%。 1至3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33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

资讯

新华社:河北:切实加强森林草原火灾预防

当前,河北省已进入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关键期,防火形势复杂严峻。河北各地深入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祭祀、农事、生活用火等行为。在石家庄市灵寿县南营乡庙台村森林防火检查站,护林员对进山人员进行仔细检查,核查登记人员信息,检查火源火种,宣传森林防火知识。 灵寿县林业工作站副站长耿国义:“我们提前谋划部署,压实防火责任,加大防火宣传力度,强化检查巡护,严

资讯

新华社:河北石家庄:清洁能源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河北石家庄:清洁能源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4月16日,工人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谭庄乡程家庄村的“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场巡查(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有序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据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介绍,目前该市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740万千瓦,约占统调电源总装机容量的43.22%。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资讯

新华社:河北:首个十兆瓦级水光储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建成投运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经过连续168小时试运行,河北省首个十兆瓦级水光储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建成投运。 该工程利用当地丰富的水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自主开发风光水储微网能量管理系统,不但提高当地新能源消纳能力和局域电网供电质量,而且为附近居民增加水电和光伏收益。(新华社2024年04月16日)

资讯

新华社:河北:智慧农业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近年来,河北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大力发展科技型智慧农业,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加速度”。 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春润农业专业合作社的3800余亩麦田里,伴随着自动喷灌设备不停旋转,旱碱麦“喝”上了甘甜的拔节水。 近年来,当地合作社加大科技力量投入,提升机械化设备使用率,选育优良旱碱麦品种,大幅提升粮食作物产量。 为给智慧农业提供电力支撑,当地供电所

资讯

渤海亿吨级油田开发建设启动

新华社天津4月10日电(记者梁姊)记者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随着垦利10-2油田Ⅰ期/垦利10-1油田A54井块开发项目10日在天津、青岛的三个建造场地同时开工建造,亿吨级大油田垦利10-2油田正式进入开发建设阶段。 垦利10-2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245公里,平均水深约15.7米,是中国海油2021年在莱州湾凹陷浅层发现的大型岩性油气藏,原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 该项目包括

资讯

中国海上油气装备智能化程度再上新高

据新华社深圳4月17日电(记者印朋)17日,我国海上无人平台番禺11-12主体结构完工,进入系统连接调试阶段。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介绍,应用无人平台远程开发海上稠油油田,将在台风生产模式、远程复产、复杂原油处理等多方面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油气装备设计建造标准化、智能化水平。 番禺11-12平台高150.8米、重约7000吨,由具备智能采油、智能设备运维、智能安防等功能的上部组块和下部导管架

资讯

我国港口首次完成国际航行集装箱船绿色甲醇燃料“船-船”同步加注作业

新华社上海4月10日电(记者王辰阳)记者从洋山港海事局获悉,10日上午,在上海海事局远程安全监控和海巡艇现场护航下,“海港致远”轮为靠泊在洋山深水港冠东码头的大型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舶“阿斯特丽德马士基”轮成功加注504吨绿色甲醇,实现集装箱装卸和甲醇燃料加注同时进行。这是我国港口首次为国际航行大型甲醇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舶开展绿色甲醇燃料“船-船”同步加注作业。 本次加注绿色甲醇燃料的“阿斯特丽德马士基

资讯

北京九部门联合推动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出台《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推进创新链、产业链和政策链深度融合,加强创新药械研、产、审、用全链条政策支持,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若干措施以人民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从创新药械研发、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生产制造、流通贸易、临床应用等方面共提出32条举措,明确提出多项具体量化工作,如组建10家以上区域或专科、专病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