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承压对各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存在普遍影响,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持续推动能源消费优化
2020年1月8日,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2020年度“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发布会”,《经济承压背景下中国能源经济发展与展望》报告作为这一会议的一大亮点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与热议,《经济承压背景下中国能源经济发展与展望》报告认为:经济承压对各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存在普遍影响,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持续推动能源消费优化。在基准情景下,预计2030年GDP和能源消费量分别为172万亿元(2018年不变价)和57亿吨标准煤。
一、我国宏观经济新形势
政府各项支出和公共投资基本稳定增长。2019年实现了包括多举措稳定油气价格、泛在电力物联网加速落地以及大幅降低光伏可再生能源成本等主要目标。
居民消费升级放缓。我国一次化石能源消费,尤其是煤炭的消费占比持续降低。受收入增速放缓和高杠杆率抑制影响,2019 年中国居民消费继续保持升级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也是GDP增速 放缓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464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3%,扣除价格因 素后实际增长5.7%。在我国GDP主要由消费拉动的局面下,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滑态势持续,前三季度居民实际收入增速再一次未能“跑赢”GDP增速。
投资增长较为缓慢,投资结构有所改善,有效投资增长乏力。 能源领域投资成果显著。据初步计算,2019年我国完成上游勘探 开发投资3321亿元,同比增长21.9%,石油和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均 大幅增长。电力行业投资增长显著,例如国家电网对建设“泛在电力 物联网”的投入资金超百亿人民币,预计未来3年内,国家电网对泛在 电力物联网的年均投资,将从此前的约100亿元上升到400-600亿元。
出口增速小幅下降,贸易顺差继续扩大。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国内能源需求增长并未放缓,我国仍是能源净进口国的现状没有改变。,自2018年超越日本成为第一大LNG进口国, 2019年全年进口量非常接近各方预测的1亿吨2。2019年以来,中国面对着愈发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时刻面临着能源价格波动的风险,而这对于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5%的中国而言,影响尤为重大。
二、经济承压背景下对主要能源相关行业的影响
钢铁行业
2019年来我国钢铁产量稳步提升,但超过5%的年增速可能会对钢价形成较大压力。一方面由于原材料铁矿石价格的持续走高,钢铁行业成本大幅上升,企业效益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汽车等中下游行业的低迷,导致对钢铁的需求不断降低,钢铁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陷入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的困境。为去产能降低生存成本,钢铁企业可能会缩减生产规模,会使得上游煤炭等能源行业的市场需求下降。
汽车行业
2019年对于我国汽车行业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一年,由于国内购车补贴退坡,同时 汽车行业
受中美经贸摩接影响,国内汽车消费量自2018年以来一直处于下滑趋势;且潜在购车群体购车欲望持续下降。同时,汽车行业产销承压可能会影响上下游行业,包括钢铁行业和石油行业,客观上有抑制能源需求的效果。总体来说,短期内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压力均较大。
石油与天然气行业
勘探开发,墙储上产,需要降低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国际社会风起云涌,贸易摩擦与战争风险并存,石油行业将迎来挑战。
有色金属行业
低端加工领域产能过剩,高端加工领域技术缺失,依赖进口,有色金属行业“两头堵”,市场需求减少,有色金属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电力设备行业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制造业用电需求降低;上层规划尚不明晰,投资增速下滑。5G技术兴起与泛在物联网建设,未来电力设备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煤炭行业
随着“煤改气”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煤炭消费是稳步下降的。因此,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释放优质产能迫在眉睫。
三、经济承压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及能源消费总量预测
本节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预测各行业在乐观(高增长情景)、基准、悲观(低增长情景)三种不同情景下的行业能源消费量。
基准情况下,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速为1.63%,2030 年能源消费总量约 57.09 亿吨标准煤。乐观和悲观两种情景下,2030 年能源消费总量分别为 58.77 亿 和 54.88 亿吨标准煤。
基准情景下预测在 2020-2030 年,能源消费强度将呈现逐步下降的态势。预计到 2025 年,我国能源消费强度相较2005年下降 54.6%;预计到 2030 年,我国能源消费强度比 2005 年下降约 64.0%。
根据在乐观情景下的预测,在经济承压相对较小的情景下,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和黑色金属冶炼业的能源消费量仍然呈下降趋势,但相对于基准情景,二者下降幅度均变小。此外,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和黑色金属冶炼业的能源消费量下降幅度依然是逐年加大的。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业以及居民生活的能源消费量有明显的提高。其中,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的消费量将可能由基准情景下的下降趋势变为上升趋势。其原因主要是随着经济承压的减小和中美贸易摩擦的缓和,我国进口车的价格更趋于平稳状态,非金属矿物制品需求上升,汽车的消费量和非金属矿物制品的产量将逐渐回暖。
根据在悲观情景下对各能源行业、能源密集型行业和居民生活消费的预测,在经济承压较大的情形下,2020-2030年期间,各行业的能源消费量普遍低于基准情形。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业以及居民生活消费的能源消费量仍然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的能源消费量上升趋势较其他行业相比而言较小,年均增长率约0.81%。另一方面,煤炭开采与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业和汽车制造业的能源消费量仍然呈下降趋势,并且黑色金属冶炼的下降趋势尤为明显,年均降幅可能达到5.89%。其中,汽车制造业的下降幅度是呈逐年增大的趋势,因为在悲观情形下,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加深,进口汽车的价格会上升,我国进口车的价格被抬升,汽车的消费量会逐年减少。此外,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的预测能源消费量将可能由基准情形的增长趋势转变为下降趋势。
四、结论
经济承压背景下,能源消费增速放缓,能源消费强度呈下降趋势。
在基准情境下,2020-2030 年能源消费总量预计维持小幅增长态势。 并且随着 GDP 增速与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速的进一步放缓,能源消费强度将继续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与我国近年来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节能服务发展密切相关。 能源消费结构显著优化。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不断深化,非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逐年提升,并成为能源消费总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驱动力。基准情景下,非化石能源的所占比重在 2030 年有望达到 22%以上。未来,能源消费结构还将不断完善,对于清洁能源的利用还将获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发展。 经济承压对各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存在普遍影响。根据各主要能源行业与能源密集型行业与居民生活的能源消费量的预测结果,在经济承压的背景下各行业的能源消费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尽管如此,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业以及居民生活消费的能源消费量仍然将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