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泸州供电:电网运维升级 “电亮”万家灯火

国网四川电力 2021年11月24日 3015

四川新闻网消息11月16日,在泸州市蓝田街道未来大道旁的山坡上,国网泸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员工黄舰、王昌均正在操作无人机,对110千伏杨棉南北线开展巡视检查。

无人机的运用,正是包括巡线在内的传统电网运行维护方式逐渐演变提升的一个侧面。

张跃摄

线路运维:从“交通基本靠走”到“千里眼”的飞越

“记得1994年的一天,去合江县笔架山的110千伏杨合线换一根拉线棒,背起40斤重的拉棒爬山大半天,硬是走得想哭。”回忆起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事情,如今已经在线路上跑了30年的输电运检中心输电运维班副班长邓朝军记忆犹新。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乡村公路很不发达,能搭乘每天班次少得可怜的班车到乡镇就算很幸福了,剩下的路,就全靠双腿,“交通基本靠走”正是当年输电线路巡线真实的写照。

干粮、水、砍刀、扳手、望远镜,重达一、二十斤的随身物品,是爬山涉水巡线的必备装备。

“带的水喝完了,就喝山壁上流的水,如果发现了野生的苦藠,就挖几颗来吃,能够消毒。”说起上一辈老师傅们的经验,邓朝军觉得很管用。

现在,通村水泥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了,有时还有生产车辆帮助出行,巡线也相对“松活”了一点。

巡线路上,改变的不仅是交通,更有新设备的助力。

“以往要取线路上的风筝、胶布等异物,需要停电、挂接地线、人员登塔、出动导线飞车等,耗费老半天时间才解决问题。现在,采用激光设备去燃烧异物,几十秒就搞定了,迅速消除了隐患,大大提升了运维效率,更避免了停电。”输电运检中心副总经理杜清波感叹运维新设备的威力,“以往确认树竹与导线的距离,也需要登上杆塔判断,现在有了红外测距仪,在地面就能快速精准判断了。”

“在输电线路上安装的可视化设施,给输电线路装上了‘千里眼’,实现了足不出户、鼠标一点就可掌握线路状态,大大减轻了巡线作业负担。无人机的运用,克服了登高、肉眼判断等障碍,实现了更精准、清晰地摸清线路上的缺陷。通过覆冰在线监测装置传感器反馈到PMS系统中的受力变化值,就能及时把握山区导线覆冰状况。”针对新设备新技术为巡线工种带来的“革命”,输电运检中心工程技术人员陶智娓娓道来。

不过,尽管有了这些“利器”,线路的定期现场巡视仍是巡线工们的“必修课”,自然条件衍生而来的巡线路上的艰险依然伴随。

不变的,依然是那份对线路的牵挂。

张跃摄

要走到铁塔面前,不少地方还是无路可走,加上现在农村生活用气、用电水平的大幅提高,山上的柴草已无人问津,很多时候,必须从高过人身的乱草丛中穿越。野猪、蛇、马蜂,甚至不法之人用于捕猎动物的“兽夹”等,都是巡线路上的“不速之客”。

“就在上个月,朱启兵才在巡线路上遭突然飞出来的马蜂蜇了两口,吓得赶紧用衣服包住脑袋,才得以逃脱!”邓朝军说。

这些问题,对巡线工们来说,只是司空见惯的“小插曲”。

为了长效解决树线矛盾,线路人近年来还探索出了新招:通过以茶树换种原来的树竹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线下树竹障碍难除的老大难问题,获得沿线村民支持。

输电运检中心智能运检班现有4人,运维线路24条,共计324.6千米,其中架空线路长度295.405千米,电缆长度为29.195千米;输电运维班现有17人,运维线路72条,共计1202.465千米,其中架空线路长度1143.738千米,电缆长度为58.727千米。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巡线工把线路当成自己的“宝贝”,持续奔走在山山岭岭之间,守护着远方的光明……

变电运维:从“望闻问切”到“机器人出征”的华丽转身

有人值班变电站、无人值班变电站、集控操作队、集控站、变电运维工区……大致的脉络,勾画着变电运维机构变迁的粗略历程。1994年就踏入泸州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工种的张勇,陆续经历了这些变迁。

“倒闸操作手持终端对接PMS系统,自动回传数据资料,后期统计分析更为便利。”变电运检中心(变电运维)运维室主管(兼变电运维技术)张勇,见证了手写操作票、“五防”系统、手持终端电子操作票等倒闸操作业务办理方式的不断更替,“现在通过后台机,就能对负荷等相关数据统一收集呈现,实现数据调阅、报表生成等,快捷方便,不再像以前一样人工监盘、整点抄录报送负荷等,也不再像以前每到例行抄表日,就要多人分头赶往各个变电站,呈现人手相当紧缺的状况。”

“除周期现场人工巡视变电站设备外,现在还引入了摄像头、机器人等新设备,不出运维工区,就能在电脑上远程掌控现场设备运行状态,大大减少了往返路途奔波耗时间的麻烦。这一定是今后不断发展的方向。”和张勇一样,变电运检中心(变电运维)智能运检管理专责王家春感慨道。

在变电运维专业领域,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以前站少、人多,现在站多、人少。这,也是技术进步凸显的效应。

手摸、耳闻、眼观等“望闻问切”要领,曾是变电运维人员研判设备健康状况的基本功。如今,红外测温仪、局放检测仪、摄像头、机器人、无人机等各类科技含量高的运维工具陆续融入变电运维团队,实现了精准、提早发现与处置变电设备缺陷隐患,有效避免了故障蔓延、恶化,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张跃摄

“系统越来越先进,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要学习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2014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王家春对此深有感悟。

变电运检中心(变电运维)现有员工50人,以“值守+操作”的“2+N”运转模式,日夜呵护着5座220千伏、13座110千伏、8座35千伏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

一天天,一夜夜,与设备同行,知设备冷暖,不管是里程最远的110千伏九支变电站,还是单边车程耗时最久的35千伏石龙变电站等,都留下了邹敬、江顺、姚波、温瑜玲等一大批新老运维员工披星戴月的身影。

就在前不久的一天,因为过境泸州的渝昆高铁架梁施工需要紧急迁改电力线路,就涉及多座变电站停送电倒闸操作。为最大限度减少停电时间,快速助力重点工程建设,当天,就出动5组变电运维人员,奔赴不同变电站协同开展倒闸操作,大家以“大会战”的豪情,为重点工程建设付出了背后的努力。而这些,只是他们日常运维工作的一朵浪花。

荒野之间,一座座变电站就是一处处寂寞的存在。岁月无言,变电运维人员一次次走近寂寞的出击,只为执著守护万家灯火明。

电网 / 机器人 / 传感器 / 国网 查看更多
资讯

云南能源监管办扎实推进2024年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

为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有关工作部署,进一步强化电力市场监管,维护公平公正电力市场秩序,近日,云南能源监管办启动了2024年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工作。 4月25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的通知》(国能综通监管〔2024〕61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云南能源监管办深入落实有关工作要求,制定专项监管工作方案,印发监管通知启动监

资讯

盐城供电:迎战强对流天气 赢得市领导肯定

报载:最近,盐城市委书记周斌在盐城供电公司《关于突发强对流天气应急抢修及恢复情况的专题汇报》上批示肯定公司工作:“囯网盐城公司在我市迎峰度夏、应急抢险、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等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明显,予以充分肯定!希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明康批示:“很好!市供电部门服务保障有力!” 近年来,盐城供电公司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部署,坚决扛牢电力保供责任,主动作为、认真履职,在电力保供、稳

资讯

【河北卫视新闻联播】河北电网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总装机容量一半

冀时客户端报道记者从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了解到,河北电网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3663万千瓦,在总装机容量中占比52.8%。在清洁用能方面,个人充电桩全年报装7.12万台,城区形成"10分钟充电服务圈",县域公共充电网络100%全覆盖,助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河北广播电视台2024年5月13日)

资讯

盐城盐都供电:为触电者的幸福储备安全保障

报载:为进一步提高供电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触电急救知识,有效防范和减少触电意外伤害的发生,最近,盐城盐都供电服务中心在去年开展主业人员、供电所人员为期五个批次的触电急救培训的基础上,又开展了施工人员两个批次触电急救培训,各驻点抢报修单位等共计210余人参加培训,并取得了触电急救合格证书。 我们知道,触电急救原则是:迅速、就地、准确、坚持。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时

资讯

山东威海:常态开展电网承载力分析 优先支持绿色区域开发建设光伏项目

5月10日,山东威海市举行“大抓经济 大抓基层 大抓落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到,国网威海供电公司发布服务大开放大招商、助力高质量发展“十五项举措”,其中提到,常态开展电网承载力分析,优先支持绿色区域开发建设光伏项目。在具备条件的营业厅部署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交互式查询功能,提升信息公示互动化水平。积极推广分布式光伏柔控模式,为分布式光伏并网运行、市场交易、参与调峰提供技术储备。 还提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