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采用硬“核”技术的项目迎来建设新阶段

李洋 2024年5月24日 37935

5月的廉江,热气腾腾。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车板镇田螺岭的建设工地上一片繁忙,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着长袖全套工装不惧烈日炙烤,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施工。
 
这是国家电投广东廉江核电一期工程的施工现场。日前,国家电投广东廉江核电一期工程2号机组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FCD)圆满完成,共浇筑混凝土6686立方米,整个过程平稳、有序,安全、质量全面受控,项目一期工程进入双机组建设新阶段。
 
据悉,廉江核电项目是国家电投集团在广东开发建设的首个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装机862万千瓦,总投资约1300亿元。一期工程建设两台125万千瓦的先进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机组,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已分别于2023年9月、2024年4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28年建成投运,届时年发电量约200亿千瓦时。
 
国家电投湛江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震告诉「能见」:“6台机组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约为702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约2007.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260.1万吨、二氧化硫约17.1万吨、氮氧化物约14.9万吨,减排效应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14.8万公顷。”
 
值得一提的是,廉江核电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在我国核能领域首次开发使用超大型冷却塔,每台机组配置一座逆流式自然通风高位集水塔,塔高218.7米、零米直径约175米,单塔淋水面积20000平方米,是世界首个核电超大型高位集水海水冷却塔。
 
张震介绍:“不同于传统电站将热量送进大海,廉江核电项目的超大型冷却塔将热量传递至大气,我们采用的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方案能够大幅减少海水使用量,取水量仅为传统直流循环方案的1/40,同时也降低了排水余热,对海洋环境更为友好。”
 
该技术的应用是国家电投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将进一步提升核电项目环境友好型,为我国核电厂址开发建设提供重要示范和借鉴。
 
此外,廉江核电项目首创利用横跨反应堆厂房的大型龙门吊作为工程建设的主吊机,用以代替大型履带吊进行核电站建设期间大型结构模块及设备的吊装及转运。
 
国家电投湛江核电副总经理李强表示:“相较于传统履带吊,大型龙门吊安全性更好,抗风能力强,驻留状态抗风能力可达17级;龙门吊为门式结构,具有更好的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转场方便快捷,从驻留场地移动至吊装位置不超过30分钟;检修维护简单,无需变工况;经济性好,可大大节约运维及管理成本。”
 
记者还了解到,广东廉江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智慧工地”,正成为助力项目安全质量环保管理提升的重要一环。据介绍,“智慧工地”主要通过5G专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项目“人、机、料、法、环”等关键要素的实时、智能监控和管理,全面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和精细化安全管理水平,后续还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智慧工地”。
 
当前,广东廉江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智慧工地”建设获2023年度电力建设智慧工程五星(最高星)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