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高管信息》:陕西榆林:“三轮驱动”拧紧电力安全生产“全链条”

国网陕西电力 2022年7月12日 4735

近年来,国网榆林供电公司践行“一板一眼、一丝不苟、严精细实、专业专注”的工作作风,大力开展“抓班组、控现场、保安全”专项行动,统筹好安全与发展两件大事,注重风险防控,以“党建引领+多维监督+全员教育”三轮驱动落实全链条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与电网发展齐头并进,电力保供实现平稳有序。

党建引领助力多层管控落地

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实施78个“党建+”项目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要求落实到每个安全生产工作现场。结合基建、运维检修、抢修等现场工作实际,以管住计划、管住人员、管住队伍、管住现场为抓手,推进现场作业规范化、标准化。

该公司通过党员干部和管理人员联系基层管理办法,按周通报党员干部下现场次数,进一步加强公司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发扬实干作风,坚持重心下移,使各级管理人员下沉一线,着力解决业务范围内的人身、电网、设备、网络信息等安全问题和专业技术问题,坚持抓早抓小,扎实做好各类事故预防,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作业现场安全有序进行。

在安全管控创新方面,结合党建+工程预期成效,该公司通过开展“严重违章100条”梳理识别,组织各部门按照本专业每项作业内容识别对应的严重违章条款,方便现场人员对严重违章“一键识别”,目前该做法已在全省系统推广使用。实行安全刚性化管控,以班组的安全管理状况评价部门、单位的安全管理,推进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在班组、在现场有效落地,实现作业现场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2022年以来,该公司党政工齐发力,通过健全安委会工作机制,严格实施安全生产奖惩实施办法,落实市县公司两级领导班子“两个清单”和全员安全责任清单,严格落实“四双”管理、“四个管住”“十不干”和“看板”管理,围绕人身安全、电网安全和供电安全等工作实际,从领导班子、职能部门、专业部门、基层班组四个层面,组织干部员工真正将安全生产规程和相关制度落在实处。在春检春查统筹安排805项检修项目,圆满完成330千伏上郡变全停检修、110千伏刘荣线入地改造、定边县10千伏纪畔线农网改造升级等工作,确保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有序平稳推进。

科技兴安打造多维监督平台

6月14日,在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安全督查中心办公室内,该公司视频督查组人员正在目不转睛盯着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监控屏,密切监视“1191蟒天线保护装置消缺”现场施工作业点的一举一动。

当前,该公司把现场所有工作包括抢修工作均纳入安全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平台系统,建成了市县公司两级安全管控中心,按规定布置布控球及视频监控系统,加派监控人员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通过布控球对现场进行不间断、立体式、全方位的监督,及时发现违章和不安全现象,立即督促纠正整改。目前该公司已实现现场布控球覆盖率、远程视频监控率100%。

此外,为了保障安全生产现场全过程监督无漏洞,该公司充分应用“远近”两个督查手段,通过“远程+现场”两种督查方式,远程督查组依托现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现场检查组通过人员深入现场开展突击式安全检查。

2022年,该公司共计视频查处违章119项,现场创建省公司无违章现场4个,评定公司无违章现场7个,评定无违章员工27名,无违章班组27个,安全吹哨人8名,反违章先进中层3名。

在电力安全保供方面,推广数字化安全工器具、手持终端等新产品应用力度。以无人机巡检为例,可以实时、近距离观察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通过俯瞰线路和铁塔顶端情况,有效弥补了人工地面巡线视角不足的缺陷,减少了作业风险,实现线路巡检智能化、数字化、效率化、全景可视化安全管控。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远程监控、激光炮等设备的普及应用,进一步扩大新技术在电网安全应用中的成果,使安全管控与科技创新工作深度融合,实现了现场安全生产数字化、智能化、多维化应用。

创新方式推行多元教育途径

“工作票的所有措施和现场危险点我刚才已经带大家结合现场情况一一核对了,大家也重复口述核实了,现在还有谁对现场工作不明确,可以提出来……”5月23日,在交流110千伏铁西变不停电检修工作现场,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党员干部王亚军与现场施工人员通过手指口述法交代完各项安全工作措施及危险点后说。

这是该公司将安全生产教育带到安全生产现场的一个缩影。与过去照本宣科叙述工作安全措施和危险点的方式不同,现场通过手指口述法让每一名现场工作人员都形象清晰地掌握到哪处是危险点,无形中加深了员工安全思想认识,以此为例,为了厚植安全理念,切实提高每位工作人员安全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今年以来,该公司已通过安全准入考试、安全警示教育、全员安规考试、安全技术比武和反事故演练等方式实现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全覆盖。

同时,该公司结合各项现场工作实际,常态化开展党员带头辨风险、防违章活动。开展“反违章从我做起”“反违章从控制差错做起”宣传,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头深入各自联系县区公司指导“安全日”活动深入工作现场进行现场学习讨论,引导人员树立“零违章”理念,带动职工群众主动投身安全生产实践,自觉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的转变。

此外,在春检前夕,该公司为了让每位员工都掌握各项安全规定和安全风险点防控措施,真正将安全生产教育入脑入心,编制了《人身安全口袋书》,“口袋书”以小巧便携、贴近实际、简洁实用为特点,涵盖了专业班组人身安全风险点防控、严重违章清单、人身安全“二四六八十”和安全管理知识小宝典等方面内容。

截至目前,该公司安全“口袋书”已发放2000余份,印发反违章学习书6000余册,做到现场人手一册,做到安全教育不松懈,思想认识不滑坡,多元化学习途径及趣味性活动载体,让每位现场工作人员对待安全生产做到思想上重视、技能中提高、行动上参与。

2022年6月30日新华社《高管信息.陕西》省内动态

新华社 / 无人机 / 国网 查看更多
资讯

我国港口首次完成国际航行集装箱船绿色甲醇燃料“船-船”同步加注作业

新华社上海4月10日电(记者王辰阳)记者从洋山港海事局获悉,10日上午,在上海海事局远程安全监控和海巡艇现场护航下,“海港致远”轮为靠泊在洋山深水港冠东码头的大型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舶“阿斯特丽德马士基”轮成功加注504吨绿色甲醇,实现集装箱装卸和甲醇燃料加注同时进行。这是我国港口首次为国际航行大型甲醇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舶开展绿色甲醇燃料“船-船”同步加注作业。 本次加注绿色甲醇燃料的“阿斯特丽德马士基

资讯

中国海上油气装备智能化程度再上新高

据新华社深圳4月17日电(记者印朋)17日,我国海上无人平台番禺11-12主体结构完工,进入系统连接调试阶段。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介绍,应用无人平台远程开发海上稠油油田,将在台风生产模式、远程复产、复杂原油处理等多方面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油气装备设计建造标准化、智能化水平。 番禺11-12平台高150.8米、重约7000吨,由具备智能采油、智能设备运维、智能安防等功能的上部组块和下部导管架

资讯

一季度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933亿元

据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刘诗平)水利部副部长陈敏22日表示,水利部全力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一季度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77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3%;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933亿元,同比增长4.4%,为历史同期最多。 陈敏在水利部举行的2024年第一季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说,一季度全国实施水利项目2.35万个、在建规模4.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12.3%。其

资讯

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4%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记者戴小河)国家能源局17日发布的信息显示,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9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第二产业用电量54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第三产业用电量13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8%。 1至3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33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

资讯

新华社:河北石家庄:清洁能源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河北石家庄:清洁能源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4月16日,工人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谭庄乡程家庄村的“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场巡查(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有序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据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介绍,目前该市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740万千瓦,约占统调电源总装机容量的43.22%。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资讯

北京九部门联合推动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出台《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推进创新链、产业链和政策链深度融合,加强创新药械研、产、审、用全链条政策支持,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若干措施以人民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从创新药械研发、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生产制造、流通贸易、临床应用等方面共提出32条举措,明确提出多项具体量化工作,如组建10家以上区域或专科、专病临床

资讯

渤海亿吨级油田开发建设启动

新华社天津4月10日电(记者梁姊)记者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随着垦利10-2油田Ⅰ期/垦利10-1油田A54井块开发项目10日在天津、青岛的三个建造场地同时开工建造,亿吨级大油田垦利10-2油田正式进入开发建设阶段。 垦利10-2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245公里,平均水深约15.7米,是中国海油2021年在莱州湾凹陷浅层发现的大型岩性油气藏,原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 该项目包括

资讯

新华社:河北:智慧农业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近年来,河北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大力发展科技型智慧农业,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加速度”。 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春润农业专业合作社的3800余亩麦田里,伴随着自动喷灌设备不停旋转,旱碱麦“喝”上了甘甜的拔节水。 近年来,当地合作社加大科技力量投入,提升机械化设备使用率,选育优良旱碱麦品种,大幅提升粮食作物产量。 为给智慧农业提供电力支撑,当地供电所

资讯

新华社:河北:首个十兆瓦级水光储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建成投运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经过连续168小时试运行,河北省首个十兆瓦级水光储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建成投运。 该工程利用当地丰富的水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自主开发风光水储微网能量管理系统,不但提高当地新能源消纳能力和局域电网供电质量,而且为附近居民增加水电和光伏收益。(新华社2024年04月16日)

资讯

新华社:河北:切实加强森林草原火灾预防

当前,河北省已进入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关键期,防火形势复杂严峻。河北各地深入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祭祀、农事、生活用火等行为。在石家庄市灵寿县南营乡庙台村森林防火检查站,护林员对进山人员进行仔细检查,核查登记人员信息,检查火源火种,宣传森林防火知识。 灵寿县林业工作站副站长耿国义:“我们提前谋划部署,压实防火责任,加大防火宣传力度,强化检查巡护,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