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北京电力开展地区规模最大配电网带电综合检修作业

国网北京电力 2023年4月13日 4045

  2023年4月13日,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永丰地区一条电力架空线路下,15台特种作业装备分散在近700米的多个点位。距离地面10余米的高空中,两台带电作业机器人灵活地转动着手臂,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场作业。据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现场工作负责人介绍,这是迄今为止北京地区开展的规模最大、采用先进技术最多的一次配网带电综合检修作业。

  配电网作为上连电网主网架,下接千家万户“最后一公里”的电网,就像“毛细血管”一样,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电能。配网带电作业技术是以实现用户不中断供电为目的,通过作业人员或工具进入带电区域,以带电作业、旁路作业等方式对配电网设备进行检修的作业方式。与常规检修作业方式相比,带电作业可以带来更多社会效益,在作业过程中用户“零感知”。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也让用户拥有更安全舒适的用电体验。

  带电作业赋能高品质可靠供电

  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永丰地区,众多高新企业、小微企业汇集,随着复工复产步伐加快,企业和用户对可靠稳定的电力供应有着更高需求。

  “每年我们都要对全市的配电线路开展巡视检修,就像人们需要‘体检’一样,供电设备也需要进行‘体检’,检修中遇到设备缺陷还要进行“手术”,对存在缺陷的设备进行修复或更换,提升设备健康水平。”国网北京电力设备部副主任辛锋介绍。

  “由于这个地区高新企业、小微企业较为密集,为了确保供电可靠,我们在本次检修工作中,采用配网带电作业方式,利用‘带电+旁路+发电’综合作业法,实现检修期间整条线路不间断供电,用户全程‘零感知’”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刘哲介绍。

  在12号至15号杆塔作业现场,带电作业人员正在一条10千伏高压线路旁架设临时线路,将原有线路负荷转移至临时线路,如同实施“心脏搭桥术”,这是目前国网北京电力较为常用的旁路作业法。

  在相邻的16号杆塔,作业人员手中紧握一根1.8米长的绝缘操作杆,犹如挥舞的“指挥棒”,娴熟地进行着带负荷加装柱上断路器工作。这种作业方法是绝缘杆作业法,是国网北京电力自主研发应用的,相较于传统的绝缘手套法,可以增加作业人员与带电体的距离,进一步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由于省去前期绝缘遮蔽工作,还可以缩短作业时间。目前,这种作业方法已经在国内推广应用。

  国网北京电力检修公司带电作业中心高级检修师闫文君介绍:“绝缘杆作业法有诸多优势,对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也比较高,需要大量辛苦的训练。看似简单,操作起来的难度却不亚于用一米多长的筷子去夹一个苹果。”

  “在北京,类似的产业聚集区还有很多,我们今年将在全市多个地区逐步推广这种大规模配网带电综合检修,让客户获得更好的用电体验。”辛锋介绍。

  科技创新迭代综合检修新模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网北京电力以科技自立自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配网带电作业领域创新采用“带电+旁路+发电”综合作业法,并应用多种新技术、新装备,更好地服务首都安全可靠用电。

  “有了绝缘杆法套装工具、带电作业机器人、蜘蛛车这类先进工器具和科技装备,在提升带电作业安全性的同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检修质量。”国家电网公司配网带电作业首席专家王月鹏介绍。

  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目光。当日,国网北京电力应用了两台带电作业机器人分别开展带电加装地线环和带电恢复绝缘工作,机器人在地面人员的操作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业。

  随着科技的迭代升级,带电作业机器人搭载了“AI技术”,能够自主扫描成像,智能完成高空作业的定位、剥线、安装、紧固等复杂动作,实现作业全过程“一键操作”,有效提高带电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其中一台带电作业机器人上,还搭载了由国网北京电力自主研发的恢复绝缘末端工具,就像一只“机械手”,能够精准修复导线的裸露部位,恢复线路绝缘,进一步提高带电作业的精细化操作水平。

  国网北京电力还应用了履带自行式绝缘作业平台——“蜘蛛车”,由于外形尺寸小,被广泛应用于道路狭窄、地形复杂等常规绝缘斗臂车无法到达的作业现场。

  3000千瓦中压发电车功率大、技术先进,原动力采用航空发动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声低、排放少的特点,它的功率密度很大,可以一次性为近1500户居民供电。

  高可靠电网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用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网北京电力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落脚点,认真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全面提升带电作业管理水平、队伍能力,强化先进技术和科技装备应用,为服务首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首都供电可靠性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配网带电作业人员被称作‘高压线上的手术师’,作业人员要在1万伏高压的带电区域长时间开展工作,对人员的心理、体力、耐力要求极高,对作业规范性要求极其严格。”王月鹏介绍。

  截至目前,国网北京电力共有配网带电作业人员185人,各类带电作业特种装备107台套,可完整开展全部四类33项配网带电作业项目。五年来,国网北京电力年均开展配网带电作业9500余次,全市年户均停电时间减少2.93小时,年均多供电量4000余万度。

  配网带电作业的大力开展,推动了首都供电可靠性持续提升,截至2022年底,北京城市供电可靠率已达到99.997%,城市核心区、经开区供电可靠率已跻身世界一流。同时,配网带电作业让用户接入电网更加便捷,北京地区低压非居民业扩接电时间已经压缩至10天以内,进一步助力首都电力营商环境优化。

  2023年,国网北京电力开始实施配网带电作业三年专项提升行动,将进一步提升配网带电作业能力水平,实现全时段、全区域、全类型能力提升。计划到2025年,北京地区配网年带电作业次数增加150%,全市年户均停电时间再减少0.12小时。

机器人 / 苹果 / 配电网 / 国网 查看更多
资讯

深圳首创 拓宽湾区金融新通道——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供应链金融的生动实践

创新引领金融破局,首创深圳错币种错期限背对背信用证解决方案,巧妙化解全球贸易结算中币种与期限错配困境,开辟跨境采购高效结算通道,已携手超10家银行业伙伴,构建多维合作框架,为深圳大宗行业金融服务注入全新活力,持续推动区域金融生态优化升级,凭借业内最具竞争力的福费廷贴现费率,有效减轻财务负担,供应链金融已成为推动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筑梦有色、逐梦湾区的梦想照进现实。

资讯

台积电亚利桑那州第二座晶圆厂制程工艺升级至2nm 是为AI相关强劲需求

  4月29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台积电本月8日在宣布,他们在亚利桑那州建设的第二座晶圆厂,制程工艺将由最初计划的3nm升级为更先进的2nm,量产时间也由2026年推迟到了2028年。   对于将第二座晶圆厂的制程工艺由最初计划的3nm提升到2nm,台积电CEO魏哲家在一季度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也作出了回应,他表示是为了支持AI相关的强劲需求。   在OpenAI训练的人工智能聊天 机器人Chat

资讯

鹿鸣矿业:以新质生产力助推智能化矿山建设

走进中铁资源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鹿鸣矿业),在蓝天与碧水的辉映中,繁忙的矿用卡车使沉寂千年的矿山焕发了新的生机;在选矿车间主厂房里,球磨机隆隆作响,矿浆在浮选机中上下翻滚;在自动化生产车间内,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匀速穿行……现代化生产的气息扑面而来,鹿鸣矿业开启了一场以新质生产力助推智能化矿山建设的变革。 鹿鸣矿业皮带巡检机器人。 向“新”求“质” 推动矿山智能化建设 “哒哒哒……”一名

资讯

致敬劳模∣中原环保劳模风采宣传活动(第二期)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祝所有的劳动者节日快乐!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广大职工学习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在公司建设全国一流环保产业集团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今天我们一起聆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笑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楚金喜、全国技术能手杨振国的劳模故事。 和笑天,男,中共党员,1986年6月出生,郑州大学化学系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原

资讯

NREL 利用机器人制造风力涡轮机叶片

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研究人员在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制造过程中利用了机器人的协助,从而有可能消除人类的困难工作条件,并有可能提高产品的一致性。 这篇题为 "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自动精加工操作的工具路径生成 "的论文发表在《风能》杂志上。论文的共同作者均来自 NREL,他们是 Casey Nichols、Scott Lambert、Petr Sindler、Derek Berry、D

资讯

交付已超20亿!利元亨智慧物流与智能仓储项目高速增长

近年来利元亨智慧物流(自主移动机器人)与智能仓储项目交付已超20亿!不仅革新了众多企业的仓储面貌,更是在加速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征途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在CMR产业联盟与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的联合数据分析下,中国移动机器人(包括AGV与AMR)市场自2015年至2023年期间,以令人瞩目的43.18%年复合增长率实现了飞速发展。该市场规模显著,2023年的销售额接近212亿元,实现年度同比增长

资讯

Mysteel:4月建材行业大事记

4月7日,《湖南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 其中提到,制定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重点城市30条水泥熟料线超低排放改造。 4月9日,《重庆市2024年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实施方案》发布。其中提出,以水泥、玻璃陶瓷等行业为重点,强化监管。将钢铁、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获证企业监督检查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结合强制性国

资讯

是什么使机器人“智能”?智能机器人的演变及应用

  智能 机器人旨在更高效、更准确地执行任务,提高生产率,减少人为失误。   它曾经被认为是科幻小说,拥有能够自主操作、模仿人类智能和高效、准确地执行任务的机器。然而,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这种幻想已经成为现实。我们正在见证智能机器人的兴起——能够执行复杂任务、做出决策和从经验中学习的机器。但这一切是如何出现的呢?它始于几十年前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为智能机器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这些机器的创建是为了执行

资讯

5G对制造机器人的重要性以及机器人在制造业的用例

   机器人的使用通常与追求效率和生产力有关。根据国际贸易管理局的数据,在所有行业中,机器人密度每增加1%,生产力就会增加0.8%。如今,制造业中的机器人技术是这一持续发展故事的亮点,如今所有行业的制造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有机器人的身影。   虽然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并不是一项新事物,但近年来,这些技术的采用呈爆炸式增长。在机器人技术的早期,主要是汽车制造商等大型制造商使用移动机械臂进行焊接和喷漆

资讯

盐城供电:以测绘机器人精准防御地下电缆管道

报载:最近,由盐城供电公司牵头实施的国网双创孵化培育基金项目——“输配电地下电缆管道验收与测绘机器人系统研制”,在盐城顺利通过现场验收,这一来自基层一线的科技创研成果,得到了验收专家一致“优秀”的评价。 过去,以往,运维人员采用工业内窥镜开展验收与测绘作业,需人工将设备图像采集端传输至管道内,通过设备上的目镜或屏幕查看。若管道过长或有异物阻挡,则穿线难度大、可测距离短,且无法实现实时检测、定量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