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新春走基层 | 三明沙县:郑湖板鸭“走红史”

国网福建电力 2023年1月13日 3696

  东南网1月10日讯:临近腊月,驱车进入三明市沙县区郑湖乡界,一阵熏烤板鸭的香味随风入鼻,家家户户开始制作、晾晒板鸭。

  沙县制作板鸭可以追溯到宋朝年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名相李纲谪居沙县时,将沙县板鸭誉为“禽肉之上品”。郑湖乡是沙县板鸭的发源地,尤以杜坑村最为出名。每年立冬后,是杜坑村民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时候,家家户户忙着赶制板鸭。

  村民胡安深是板鸭大户,制作板鸭20多年,最初是自己吃,因工艺好,渐渐做成了生意。

  今年由于气候影响,制作板鸭的时间有所推迟,近几天气候适宜,他和妻子正加班加点忙着赶制,为春节销售旺季做准备。每年冬季,胡安深通常要腌晒了2000余只板鸭,纯收入可达6万元左右。

胡安深展示自家的板鸭,金黄透亮

  为了让腌制好的板鸭晾晒更加充分,胡安深正忙着用竹条将杀好的鸭子逐一撑开。“坚持传统的‘三晒三烤’工艺,我们的板鸭做出来都是供不应求,做多少卖多少。”胡安深一边接受东南网记者采访,一边麻利地晾晒鸭子。

  郑湖板鸭的制作工艺,至今仍以周朝腊味的古法为基础。上乘的板鸭选用放养的半番鸭或者江西鸭,仔细清洗之后涂调料腌制一晚。次日,将腌好的板鸭撑开成平板状晾晒三五天,取下烘烤,然后再晾晒。如此反复三次,一只正宗的郑湖板鸭才完成。经过近20天的“三烤三晒”后做成的板鸭肉质紧实,越嚼越香,且便于存放,保质期长。

  传统工艺制作板鸭可是个体力活。每到要制作板鸭的日子,清晨四五点,胡安深夫妻俩就要起床宰杀鸭子,每批次近200只鸭子光拔毛就要花费数个小时。

胡安深的妻子正在悬挂板鸭,通风

  纯手工制作靠天吃饭,要求农户随机应变。气温低就要多晾晒几天脱干水分再进行烘烤,气温一回升就要减少晾晒时间,否则容易长虫。“有人嫌麻烦,一次性晒个够,担心长虫,就加入大量的盐,这样做出的板鸭不仅口感差,对健康也不好。”胡安深说道。

  为了保证板鸭每一个部位都入味,胡安深放弃省事的浸泡,坚持用手涂抹调料,代价是手经常被辣椒灼伤。烘烤过程也有很大讲究,以米糠、茶籽壳、竹炭等为燃料,火力不能太旺也不能太弱,让板鸭熏上独有的米香味。有时天气不好,必须抢时间烤完所有的鸭子,眼睛长时间受烟熏导致刺痛流泪。

  这几年,为了提高产量,胡安深陆续添置了一些电气化设备,供电部门对线路进行了提升改造,帮助他在作坊里建起了冷库,今年他计划再添置一套抽湿设备,坚持传统工艺的同时,将天气影响降到最低,进一步提升板鸭的品质。

杜坑村家家户户都一片“板鸭田”

  板鸭做出大产业。如今,杜坑村近百户常住居民中,有三分之一居民制作板鸭出售,每只板鸭售价80元左右。每年有近10万只板鸭从杜坑村“飞”往全国各地餐桌,年产值可达700多万元。

  “有的村民这两个月会专程回来制作板鸭,通过板鸭,村里每个家庭能增收近5万元。”杜坑村党支部书记胡定煊见证了板鸭的“走红”历史。“以前我们挑着板鸭去县城卖,现在都是早早客户就上门来订走了。要是年前几天来村里,你就是有钱可能也买不到板鸭了,早就被订光啦!”

  杜坑板鸭是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缩影之一。近年来,围绕做大做强“板鸭经济”的目标,针对板鸭产业发展中家庭作坊经营粗放、缺资金等突出问题,郑湖乡着力实施板鸭产业提升工程,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垚香胡记、味香农家等板鸭加工厂9家以及手工作坊若干家,通过日常规范引导,改变板鸭产品结构单一现状,助推板鸭从传统“裸鸭”向多元化、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化;同时成立郑湖板鸭协会,为板鸭生产大户提供信贷资金担保等服务,助力传统家庭作坊提档升级;此外,多方筹措资金,建设总投资260万元的郑湖乡板鸭展销一体化综合中心的一期项目,为提升产品档次和知名度打牢基础。

  曾经,板鸭还只是属于郑湖乡人舌尖上的“乡愁”。而现在,则成了这里乡村振兴的“利器”。据统计,目前全乡每年可加工制作板鸭约100万只,年产值约7000万元,小板鸭谱写产业兴旺促振兴的新篇章。

资讯

国网长乐区供电公司组织参观国网福建电力“三色光”法治(合规)文化馆

东南网长乐2月28日讯(通讯员 徐菲 陈敏柔 )为了提升依法合规意识,促进专业合规管理,2月22日,国网长乐区供电公司领导带队,各职能部门普法联络人一同前往国网福建电力“三色光”法治(合规)文化馆参观。 文化馆内,参观人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穿过三道门:“红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门。“金色”——行稳致远合规之门。金色是光明底色,代表依法合规经营。在这里,他们观摩了5个普法小剧场,由国网福建电力法治文

资讯

河工新闻网:全圆形变电站亮相雄安

全圆形变电站亮相雄安 河北南网首个绿色低碳全圆形变电站亮相雄安,将为雄安新区启动区总部聚集核心区域提供电力支撑 3月16日,航拍下的雄安新区复兴220千伏输变电站已见雏形。该变电站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是由国网河北建设公司建管的河北南网首个全圆形结构变电站。该工程采用能源全过程监测、全预制装配、光导无电照明、全栓接装配式钢结构等“八项”创新技术,创新构建零碳、零废弃物等低碳建设管理框架,建成后预打造

资讯

一道新能、亿晶光电、协鑫集成中标了

2月19日,南网能源发布2023年晶体硅光伏组件框架招标中标公告。 11月28日,南网能源2023年晶体硅光伏组件框架招标,本次光伏组件框架招标容量拟为1400MW,分为3个标包,标包1供货量预估为400MW,标包2、标包3供货量均预估为500MW,其中单玻组件560MW,N型双面组件840MW。本次采购的光伏组件将用于采购人及下属单位(含珠海、深圳、佛山、上海、海南、广西等分公司、子公司及项目公

资讯

东南网架申请BIPV建筑光伏组件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专利,解决了光伏组件无法防水的问题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BIPV建筑光伏组件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公开号CN117674696A,申请日期为2023年11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一种BIPV建筑光伏组件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所属BIPV建筑屋面结构技术领域,包括横梁,横梁上端设有若干光伏组件,光伏组件与横梁间设有呈纵向分布且位于两相邻的光伏组件之间的M型导水槽,两相邻的光伏组件之间设有

资讯

学习强国:河北南网首个全圆形变电站亮相雄安

3月16日,航拍下的雄安新区复兴220千伏输变电站已见雏形。该工程采用能源全过程监测、全预制装配、光导无电照明构等创新技术,建成后预打造成国网公司首个全生命周期零碳变电站示范工程。该工程将于2025年9月竣工投产,将担负起启动区总部聚集核心区域供电任务。(学习强国2024年03月18日)

资讯

河北公司春节期间供热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2月10日-2月17日春节期间,国家能源集团河北公司完成供热量162万吉焦,同比增加11.5%,创历史同期新高,有力保障春节期间区域能源稳定供应。 图为运行人员认真监视调整机组参数 作为河北南网最大能源公司,河北公司结合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制定节日专项保供方案,落实现场作业风险提级管控、高风险作业每日开工前审批、每日汇报现场安全情况等措施,全力确保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公司深入开展隐患排

资讯

超高压公司:超高压公司500千伏石北站1号母线检修工作圆满完成

“500千伏石北站1号母线送电完毕!”4月11日凌晨1时30分,国网河北超高压公司工作负责人王克在工作群里汇报到。随着500千伏1号母线顺利投运,石北站500千伏1号母线检修工作圆满完成。 本次停电检修工作存在五级电网风险,涉及新老设备交替施工,设备大修施工任务多,现场参检人数50余人,出动特种作业车辆10辆,并涉及大型作业车指挥操作、吊装等高难度环节。为确保现场检修工作安全有序开展,超高压公司多

资讯

河北公司供热季供热量创历史新高

截至3月19日,随着供热季尾声的接近,国家能源集团河北公司供热季累计供热量完成2592万吉焦,同比增长26%,创历史新高,全力保障7500万平方米的居民温暖过冬。 图为运行人员调整热网系统供水阀门 作为河北南网最大能源公司,河北公司坚决扛起“保民生、保供热、保稳定”的社会责任,把冬季民生供暖作为首要任务,持续强化运维管理,全力以赴保障民生用暖安全。公司加强供热系统设备维护和隐患排查治理,定期组织运

资讯

吕运强与国能集团河北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冯卫强座谈

4月18日,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吕运强与国家能源集团河北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冯卫强座谈。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平,总会计师袁翰青,国能集团河北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伟,总会计师、工会主席令狐伟锋,纪委书记吴振立,副总经理兰建国、杨知社、高过斌参加。 吕运强欢迎冯卫强一行到访公司,感谢国能集团河北公司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并介绍了公司发展情况。他表示,国能集团河北公司是河北地区重要的能源企

资讯

福建连城:链式招商“钨”成群

4月15日,位于连城工业园区的福建省致锋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加班加点生产客户定制的钨钢模具材料、异形产品、毛坯钨钢棒等订单。 “目前我们企业有4条生产线,月产毛坯钨钢棒达50吨。今年以来每个月的订单都比较多,需要加班加点赶产。”致锋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钨钢系列产品一部分供应给园区下游的精密刀具企业做原材料,一部分供应给江浙沪及河北、广东等地的客户。目前,该公司正在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