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报整版】沙漠里的巡线人
沙漠里的巡线人
文/甄立民摄/甄立民胡虎虎
2022年07月13日亮报
矗立在茫茫沙漠中的铁塔。
巡线人员在沙漠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根据线路巡视情况,巡线人员对不能满足运行要求的线路进行改造。
巡线人员进行线路巡视缺陷登记,脸颊上流满汗水。
巡线人员用望远镜巡视线路可以看得更清楚。
巡线人员简单用餐补充体力。
谢尔麦麦提·伊马木(左)和同事巡视110千伏观塔线1529号线路。
无人机巡视线路,提升巡检效率。
炎炎夏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和田地区的沙漠地带,热风裹着沙在地表游走,线路巡检车在沙海随沙包上下颠簸。
7月11日,和田地区沙漠地带的最高气温是38摄氏度,沙漠地表温度将近50摄氏度。新疆和田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运维二班员工谢尔麦麦提·伊马木与同事正在对110千伏观塔线1529号线路进行巡视。这条线路是向和田县北部沙漠3个乡送电的一条重要线路。他们沿着银线向沙漠深处缓慢行进。
为保障夏季电网安全,谢尔麦麦提·伊马木和同事6月1日就已经开始高温巡线。他们拿着望远镜,在沙漠中深一脚浅一脚走着,查看沿线环境,检查杆塔基础、接地装置、杆塔本体、线路及附件是否完好。
在沙漠中,谢尔麦麦提·伊马木黝黑的皮肤上浸出汗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谢尔麦麦提·伊马木说:“做人做事,要认真踏实,把工作干在前、落到实处。”谢尔麦麦提·伊马木干了19年的巡线工作,脸已晒成黝黑色,但他和同事依然在大漠中坚守,确保输电线路安全。
青年员工马明宇特别佩服谢尔麦麦提·伊马木。谢尔麦麦提·伊马木经受住寒冷、炎热和沙尘暴等考验,巡检线路2万多千米,使他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成了大家公认的“活地图”“百事通”。
以前巡线人员巡线靠人工,现在巡线除了用望远镜、红外测温仪等,还用上无人机和驻塔巡检机器人,效率更高了。
入夏以来,谢尔麦麦提·伊马木和同事完成了158条4732千米35千伏以上输电线路的巡线任务,消除影响安全运行的隐患42个。这个夏季,他和同事还要加强对37条重点输电线路的巡视,全力保障供电安全。
途经大风路段,他们背对风沙,尽量不让风沙打在脸上。
太阳西斜,他们在一个沙丘后面坐下来,不方便喝水,谢尔麦麦提·伊马木从塑料袋里拿出沾着细微黄沙的核桃、葡萄干递给同事补充体能。走出大风路段,他们拿出随身带的馕吃起来。
晚上返家的路上,谢尔麦麦提·伊马木静静地看着车窗外灯光闪烁,疲倦的脸上露出满足和欣慰。
“磨破了多少双鞋底,步伐却越来越坚毅;捧一口雪,吃一块干粮,赶往下一个目的地……”这首歌记录了谢尔麦麦提·伊马木和巡线人工作中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