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多措并举推动高弹性电网形成最优市场机制
9月22日,浙江省能源局正式发文函复宁波市能源局、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同意设立宁波泛梅山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省级建设示范区,这是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获批设立的首个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省级建设示范区。
新华财经北京9月28日电(徐俊钐)9月22日,浙江省能源局正式发文函复宁波市能源局、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同意设立宁波泛梅山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省级建设示范区(下简称示范区),这是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获批设立的首个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省级建设示范区。
示范区将围绕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市场机制建立、源网荷储互动交易子系统建设和配套支持体系研究,积极探索多类型市场化交易品种,引入负荷集成商、虚拟电厂、抽蓄、储能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示范区建成后,将率先开展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配套市场机制的试点示范,先行先试一批创新型、实验性、突破性的新型电力市场机制。
图为基于现货市场的日前削峰填谷专项交易试点用户执行负荷响应
为进一步拓展电力交易空间,推动形成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的最优市场机制,浙江电力交易中心梳理了电源侧、负荷侧、储能侧19种资源类型,设计了容量市场、中长期电能量市场、现货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13种市场机制,涵盖了绿电交易、分布式发电交易、日前削峰交易、调峰辅助服务交易等28项应用场景。
在电源侧,电力市场交易品种不断丰富。8月25日18时,随着浙江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开展的跨省新能源替代交易电量2000万千瓦时全量成交,该电力交易种类在浙江完成首笔交易,实现“零突破”。这笔发生在大唐托克逊风电开发公司、新疆鄂能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15家发电厂与国网浙江电力之间的交易,折合节约标煤0.6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8万吨。
负荷侧资源参与电力交易率先展开。7月20日19时,基于电力现货市场的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市场机制试点示范专项交易在浙江电力交易平台成功出清。3家负荷聚合商登录电力交易平台积极申报,并成功中标50兆瓦削峰电力和10兆瓦填谷电力。通过电力现货市场价格机制,引导负荷聚合商等新兴市场主体主动参与削峰填谷。形成规模化运作后,将极大唤醒负荷侧资源,提高运行效率。
储能侧电力市场交易“演练”也在积极推进中。浙江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宁波抽蓄电站参与现货市场模拟报价,分析测算溪口抽蓄以不同方式参与现货市场的获利空间,探索抽蓄电站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提出了基于抽蓄电站成本疏导的市场化交易方案,以及“三步走”市场化运行建议。
此外,浙江电力交易中心还相继开展了浙江储能电站市场化交易机制研究,专项分析光伏-储能联合运行、核电-储能联合运营模式在浙江市场的可行性,以及各类模式对储能电站投资收益的影响。(作者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来源:新华财经国家金融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