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故障风电场建设效果竟然这么大!

能见 2022年7月1日 5204
文/瓦叔
天热无风、容易出故障、发电出力不稳定,这是许多人对风电的最初印象。
如果说过去的风电处于稚嫩时代,电力系统对风电的一些缺点还能容忍,那么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提出,客观上要求风电步入成熟阶段, 这对风电供电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风电行业一直在积极探索提升风电供电能力和对电力系统的友好性的方法。作为风电行业龙头企业,龙源电力去年启动的无故障风电场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为全行业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值得大规模推广的路径。
在6月29日召开的“龙源电力无故障风电场建设阶段性成果总结”会上,龙源电力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唐坚表示,“经过一年多的无故障风电场建设,龙源电力设备可靠性水平和发电能力大幅提升, 2021年公司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大幅领先于行业平均值。
2020年12月,龙源电力上线新能源生产数字化平台,将下属近1.4万台风电机组和近250座新能源场站数据全量采集,设备数据、人员行为数据、视频音频等智能装备数据全面汇聚,具备实施无故障风电场的基础条件。两个月后的2021年2月,龙源电力携手联合动力、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8家主机厂家在风电行业提出“无故障风电场”概念并启动相关建设工作。
无故障风电场建设并不轻松,为了达到建设目标,龙源电力将20多年的机组运维经验转化变现,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
一是依托生产数字化平台推行预知维护,组织专业队伍全天候开展平台监控、数据分析和故障预警,全面挖掘数据价值,找准问题,指导现场计划性检修,提前消除设备隐形缺陷,防止小缺陷发展成大故障。
二是发挥主机厂家熟悉控制逻辑和元器件性能的技术优势,对设备问题进行联合会诊,找到变桨、主控等频发多发故障开展专项治理,针对停运事件较长的机组进行重点整治。
三是优化组织机构,结合项目分布、气候地理位置等特点,升级省级监控中心,成立区域维保中心,推行“区域维保、运检分离”新模式,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解决困扰机组“疑难”问题。
四是将标准化同数字化相结合,通过在生产数字化平台编制标准票卡包,将风险预控、安全措施、维护质量、检修工艺融入生产作业管控全过程。
治理成果非常显著—— 参建项目故障停机频次大幅下降、连续运行台数成倍增加、利用小时数显著提高。
龙源电力2021年累计故障停机次数降幅超过30%,故障停机时间降幅45%。100天、200天、300天连续无故障运行机组占比分别达到82%、39%、17%。
为了促进风电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的设备可靠性,唐坚提出开展行业风电机组长周期运行对标的倡议。
一是主机厂家应严格把关部件厂商产品质量验收,杜绝把关不严导致的集中性缺陷部件出厂,如叶片主梁褶皱、齿轮箱制造缺陷等;重点抓好部件装配质量,优化软硬件兼容、匹配关系,统一软件版本,各部件间效率最优,确保机组发电效能最大化。
二是部件厂商,尤其是电控类产品厂商,要提高电控类产品制造标准,保证配电系统按照图纸进行接线,避免中性点不接地、缺相、虚接导致的电控类故障和电控部件损伤;选用高质量接线端子,对易损坏PLC模块、卡件加装浪涌保护装置,确保24V系统接地、过电压保护回路等电控类元器件与图纸相一致,确保产品质量合格,杜绝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出厂。
三是对于增量资产,运营商要关口前移,提前介入主机厂商机组安装、调试阶段验收工作,准确记录数据,严格执行240h验收标准;对于存量资产,要重点做好防盐雾、防潮、防尘、防过热等与环境相关的基础工作,杜绝因接线松动、屏蔽不好、接地不良等导致的故障。
唐坚表示,风电未来将必成为主体能源,风电运营商必须提高自身发电能力,提升对电网友好度,通过开展行业风电机组长周期运行对标,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而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END
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陆续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关于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2〕129号)及《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发改就业〔2022〕107号)等政策文件。
这一系列政策举措对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和售电公司等主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能力提出新要求,为助力各方快速提升专业能力,培养符合电力市场发展亟需的专业人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北京能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2022年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专题培训”,本次培训采用网络方式,专题培训于6月6日正式上线,7月8日前完成课程学习和考核。

具体内容

上下滚动查看培训海报
风电 / 售电公司 / 现货市场 / 能源生产 查看更多
资讯

山东省发布风电行动计划:公布指标分配政策、陆海风电开发建设目标

5月1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十大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十强产业”行动计划(2024—2025年)》《“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2024—2025年)》,涉及风电内容如下: 1、《要素保障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到:完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量指标统筹配给政策。对于全省统筹布局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投用后形成的能源增量,50%由省级统筹,50%留给所在市,对

资讯

欧首个浮式风电项目获批

北京时间5月9日媒体报道,欧洲首个商业规模浮式海上风电场—Green Volt项目日前已获得所有必要规划批准。据介绍,该项目由英国Flotation Energy与挪威Vårgrønn1共同开发,预计于2029年投运,目标是为油气平台提供可再生能源电力,并将额外电力输送至英国国家电网;项目位于苏格兰海域,在Peterhead以东约80公里;项目规划装机容量56万千瓦,计划安装多达35台浮式风机。据

资讯

可满足光热等电源的统一协调优化调度与控制,青海省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5月6日,由国网青海电力牵头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多能互补优化配置与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果评价,研究成果获评“国际领先”水平。此次成果评价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郭剑波院士及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联合进行,标志着我国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多能互补优化配置与运行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国网青海电科院试验人员开展直流近区新能源场站模型参数优化和测试试验。何炳勋摄 项目围绕电网

资讯

中国能建参建的国内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开工

近日,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参建的国内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山东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用海1.9万亩,是国家批复的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也是2024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个用海光伏项目。 该项目位于滨州市沾化区滨海镇,属山东省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规划项目,纳入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清单,是山

资讯

全球最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并网发电

“山东肥城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启动!”4月30日上午11时许,随着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负责人发出并网发电指令,国际首套且规模最大、效率最高、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300MW/1800MWh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并网发电成功。这是我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据了解,该电站采用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攻克了全工况优化设计、关键部件研发设计、

资讯

湖湘工匠 | 王增木 为电机试验“把脉问诊”的90后“大师”

90后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他们更加自信和开放,面对困难的乐观和向上,面对理想的执着与追求,就是他们前行的不竭动力。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后浪”正在成为振兴企业、建设国家的中坚力量。——采访手记 全国技术能手 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 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 湖南省技术能手 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 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湖南省国资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湖南省第二届湖湘工匠 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工匠 湖南省百优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