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科学论坛召开

全球能源互联网 5天前 2865

9月8日至10日,2025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在北京举行。作为本次大会的首场平行论坛,以“能源变革与数智赋能”为主题的科学论坛于8日举行。论坛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主办,围绕核聚变、北亚清洁能源开发、能源绿色转型、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趋势、能源与AI等领域,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先觉、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丹尼尔·卡曼、华为电力数字化军团副总裁夏文波作主题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作视频报告,共同分享最新学术成果。

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出席论坛并致辞。合作组织副主席伊尔汗·马哈茂德·易卜拉欣、副秘书长周原冰出席论坛。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智能电气化特使理查德·舒贝格主持论坛。来自国际组织、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200余位嘉宾参加论坛。

刘泽洪在致辞中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提出十年来,能源转型已进入全面加速期,建设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智慧高效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大势所趋。从中国和全球发展实践看,破解难题挑战,需要加快推动关键技术创新:一是创新远距离大容量高安全直流输电技术,提升通道可靠性;二是推动直流组网技术工程应用,构建西部柔性直流电网;三是挖掘可控机组调节潜力,优化煤电、水电运行;四是研发应用构网型技术,应对受端电网“空心化”;五是研发电-氢-碳协同技术装备,建设交叉研究平台并开展示范。

刘泽洪表示,合作组织以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世界绿色低碳发展为宗旨,近年来瞄准世界能源电力科技前沿开展了大量工作,在打造高端智库、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技创新、制定国际标准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合作组织愿与各方深化合作,共同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助力世界能源转型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论坛上,彭先觉提出,未来能源体系是核能与可再生能源结合的高效智慧系统,Z箍缩聚变裂变混合堆(Z-FFR)在安全、经济、资源利用等方面优势显著,2040年左右或实现商用。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夫介绍了俄北极、远东等地区吉瓦级风电场选址及技术适配方案,他认为,独联体成员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需大力推动国际合作开发利用,助力全球能源绿色转型。丹尼尔·卡曼指出,美中两国需合作推进能源转型,兼顾包容性与公平,推动储能、氢能等技术发展。周孝信指出,中国能源电力系统转型需以绿电、绿氢替代化石能源,分三阶段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夏文波提出通过“电力网、通信网、算力网”三网协同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难题,构建数字孪生电网、推动能源转型的方案。

2025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十周年的一次重要活动,以“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为主题,由合作组织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拉加经委会、联合国西亚经社会、联合国工发组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拉美能源组织等机构联合主办,吸引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近千名嘉宾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