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县公司:电助致富路上碾馔香
国网河南电力 2022年5月17日 4971
“我做碾馔40多年了,那时候是想赚俩零花钱补贴家用,没想着做碾馔会给我家带来这么多变化。”5月15日,在孟津区城关镇朱庄村,碾馔加工农户朱战号一边准备煮炒已经淘洗过的小麦,一边和上门排查用电安全隐患的孟津县供电公司城区供电中心焦裕禄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乔俊伟谈起了今年的碾馔收成。 “春意藏,夏初长,风暖人间草木香。”又到了麦子成熟的时节。在有着近百年碾馔制作历史的洛阳市孟津县城关镇朱庄村,村民加工起了碾馔。依托这门手艺,同样是种小麦,当地村民收入增加近10倍。 “割麦、脱粒、淘洗、煮炒、去皮、抽糠、阴干、碾磨……”朱战号介绍说,随着时代发展,碾馔制作虽然还是以前的老磨,但是传统的石磨已由人推变成了电动,新鲜劲道的碾馔随着电闸合上,一会功夫就制作完成。 每年碾馔只有20天时间加工销售期,而且经过打麦机脱粒、风机去糠,炒熟抽糠。碾馔的制作过程需要三、四个小时,其中每道程序都离不开可靠的供电保障,否则就会影响口感和味道。 为此,孟津县公司结合碾馔集中加工生产需要,该公司城区供电中心提前对朱庄村加工点开展专项供用电排查工作。工作中,焦裕禄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深入加工点,与农户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供用电需求,协助排查检查变压器、电表箱、插座、开关等用电设备,帮助加工户整改加工生产中存在的安全用电隐患,全力服务碾馔生产用电。 “我们针对朱庄村碾馔加工用电时间集中,用电负荷大的特点,提供全过程的服务,落实专人值守,为碾馔加工用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孟津县公司城区供电中心负责人谢贝介绍说,基层供电所利用网格化服务优势24小时解决碾馔加工生产用电上的难题,同时积极开辟用电服务绿色通道,简化用电办理程序,为农民用电提供快捷服务。 碾馔是季节性食品,不宜留存。为了延长售卖时间,朱战号在2019年投资2万元建起一座小型冷库,可以存了5000斤麦,比普通农户制作碾馔多做了一个月时间。 “2021年6月,朱战号家的冷库由于线路短路造成停电,咱们所从接到电话到恢复送电仅仅用了半个小时”谢贝说能够保障好地方特色农业加工项目,这都得益于供电公司推行的一对一、点对点跟踪服务机制。 “各项加工都是电动化,既方便又快捷,而且用电服务有保障,现在全村有50多户做碾馔。”朱战号说,朱庄村1100亩耕地被村民种上了小麦,三分之一左右都被村民用于碾馔加工,每年靠卖碾馔差不多能为村民带来80到100万元的收入。 电足,碾馔香。下一步,朱庄村将碾馔作为一个产业,继续做大,依托碾馔节提高知名度,让更多的群众依靠碾馔加工实现增收。(刘伟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