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这些风雪里的身影 他们也在守护你

能见App 2020年2月28日 440

2月中下旬多地迎来大雪,雪花飞舞,漫天银色。国家能源集团的员工坚守在风雪中,守护您的温暖和光明。

地点:云南大理

任务:高海拔地区的风电检修

普通人可能无法切身体会身处高海拔地区,拖着雪橇在雪山中前行的真实感受。龙源电力云南公司雪邦山风电场地处海拔3600米的高原区域,受自然环境限制,日常检修遇到车辆无法通行的道路时,员工只能采取徒步的方式前进。

连日大雪封住了前行的道路,风电场检修部的员工自制了雪橇,把工具设备放在里面,合力在雪地中拖行前进。高海拔山区空气稀薄,他们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比平原地区多几倍的力量,虽然辛苦,他们却觉得很骄傲,因为心里有份使命,一定要守护好这些风机正常运转。

地点:内蒙古呼伦贝尔

任务:极寒天气条件下的设备保障

每天早上,国华电力呼伦贝尔电厂维护部汽机压容班的专责工李宏伟都要冒着零下30度的低温,来到电厂的机力通风塔内,用长长的铁铲人工清理厚厚的冰块,为的是增加设备的换热效率,维护机组正产运转。

他并不认为这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他说:“我们虽然不能像医生一样奔赴抗疫一线,但是可以在自己岗位上坚守,给千家万户送去光明和温暖”。

地点:内蒙古呼伦贝尔

任务:极寒天气的煤炭运输保障作业

在呼伦贝尔零下三十多度的环境里,手机都无法正常开机使用,神宝能源公司的铁路养护工人必须在户外工作。由于气温过低,加上大雪天气,工人们的脸上结满冰霜,帽子、口罩和衣服上都是大大小小的冰渣。他们要确保冬季地面生产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保障煤炭顺利运输。

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和努力,神宝能源公司做到了防疫情、保供煤两不误,该公司1月份向东北地区输送煤炭205万吨,保障了该地区的煤炭供应。

地点:内蒙古准格尔

任务:操作5300吨的吊斗铲

雪夜,是一天温度最低的时候,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的工人们启动了他们的“机甲巨兽”:8750-65型吊斗铲。这台亚洲唯一的吊斗铲已经在这里工作了5万个小时,据说它移动的土可以堆成3.5个埃及胡夫金字塔了。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操作着这台5300吨重、23层楼高的“机甲怪兽”,大块剥离露天煤层,顾不得户外零下十多度的低温。他们知道,抗击疫情关键时期保障煤炭供应是关系社会稳定的大事,此刻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为抗击疫情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数据显示,准能集团仅1月份就完成自产煤391万吨。

地点:河北黄骅港

任务:13小时的应急除雪任务

这里是河北运距最短的出海口,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煤炭港口,1月份黄骅港务公司的装船量达到1616.5万吨,这里的运出的煤炭是众多生产企业疫情期间的“口粮”。

一场寒潮和暴风雪不约而至,为了避免大雪堆积对煤炭运输系统造成影响,黄骅港务公司的员工开展了战寒雪、保生产行动,经过13个小时的奋战,人工、机械全到位,数百名员工投入到“战斗”中,保障了运输系统正常运转。

地点:河北黄骅港至天津港铁路沿线

任务:保障大雪后的铁路线运输

同一场大雪,不同的任务。朔黄铁路肃宁分公司管辖铁路横跨河北、天津13个县区,在420公里铁路上分布着27个车站,黄骅南站是“北上南下”战略交汇点。那天的大雪与八级大风不仅给黄骅港带来了麻烦,同样还考验着铁路运输线上的员工们。

夜里风雨雪交加,气温骤降近10度,一组组道岔很快结冰,除雪机无法正常使用。车站及时组织142名员工分三组轮换作业,采取手工铲、扫帚扫的传统手工除雪模式,清除172组道岔的积冰,在风雪中连续奋战20个小时,保障了东达黄骅港、北抵天津港的列车安全畅通。

让我们记住这些抗“疫”斗雪的身影,是他们照亮和温暖着这个世界,向奋战在抗疫保供一线的同志们致敬。

风电 / 龙源电力 / 华电 查看更多
资讯

欧首个浮式风电项目获批

北京时间5月9日媒体报道,欧洲首个商业规模浮式海上风电场—Green Volt项目日前已获得所有必要规划批准。据介绍,该项目由英国Flotation Energy与挪威Vårgrønn1共同开发,预计于2029年投运,目标是为油气平台提供可再生能源电力,并将额外电力输送至英国国家电网;项目位于苏格兰海域,在Peterhead以东约80公里;项目规划装机容量56万千瓦,计划安装多达35台浮式风机。据

资讯

山东省发布风电行动计划:公布指标分配政策、陆海风电开发建设目标

5月1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十大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十强产业”行动计划(2024—2025年)》《“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2024—2025年)》,涉及风电内容如下: 1、《要素保障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到:完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量指标统筹配给政策。对于全省统筹布局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投用后形成的能源增量,50%由省级统筹,50%留给所在市,对

资讯

全球最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并网发电

“山东肥城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启动!”4月30日上午11时许,随着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负责人发出并网发电指令,国际首套且规模最大、效率最高、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300MW/1800MWh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并网发电成功。这是我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据了解,该电站采用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攻克了全工况优化设计、关键部件研发设计、

资讯

中国能建参建的国内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开工

近日,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参建的国内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山东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用海1.9万亩,是国家批复的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也是2024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个用海光伏项目。 该项目位于滨州市沾化区滨海镇,属山东省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规划项目,纳入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清单,是山

资讯

宁夏108台进口风电机组将拆除!

5月13日,宁夏银星能源贺兰山91.8MW技术改造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拆除招标公告。 根据公告,宁夏银星能源贺兰山风电场91.8MW技术改造项目规划容量为91.8兆瓦,贺兰山风电场位于宁夏青铜峡市和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古长城钻洞子附近,贺兰山一、二、三期、发电一、二、三期于2003-2006年陆续投产,已运行16-19年,剩余寿命期1-4年,共安装108台进口850kW机组,装机总容量91.8

资讯

光热+项目助力酒泉打造“新名片”

提及甘肃酒泉,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四个字——载人航天。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地对地导弹发射,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次为国外卫星提供发射搭载服务,首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史上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在这里完成。 不过,酒泉还在打造另一张“发光发热”的新名片。 努力摆脱单一产业依赖 作为我国第一个航天发射基地,酒

资讯

安阳市委书记:加快钢铁企业整合重组进度

5月11日,安阳市召开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誓师大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锚定空气质量提升进位“退后十”目标,科学分析形势,部署下步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抓突破,迎难而上抓落实,克难攻坚抓成效,强力推进各项攻坚任务落地见效,全面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委书记袁家健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永主持。 袁家健指出,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