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能见app 2000年1月1日 1529

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售电与综合能源服务分会)、中国国际商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于2020年9月6日-8日在盐城召开。能见App全程图文直播。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出席资本市场分论坛,并发表题为《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的主旨演讲。以下为发言全文:

马骏: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首先特别感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其他主办单位邀请我参加这次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对本次论坛召开表示祝贺。

关于绿色金融的话题,五六年以前是小众的话题,今天已经变成主流话题了,我想花点时间跟大家讲讲最近几年绿色金融的发展情况,尤其是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如何能够获得金融支持,此后简单说一些国际方面的情况,尤其国际合作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绿色金融在国内发展的情况。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一个文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文件中首次提出要在中国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此后人民银行牵头六部委共同发了《绿色金融指导意见》,共35条,涉及到很多方面,这个政策体系和此后绿色金融发展主要沿着四个支柱来进行的:

第一,绿色金融的鉴定标准。

中国现在已经有三套:1.给银行用来界定绿色信贷,目前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分别都有这样的标准,像银保监会曾经是12大类,被定义为绿色信贷,人民银行也有一套类似的标准,要求银行分别按照一定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格式向监管部门报每年发放多少绿色信贷;2.关于绿色债券鉴定标准,在2015年由中国金融学会、绿金委编制,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绿色债券发行主题还是用这套标准,最近人民银行发了一个新的征求意见稿,把清洁煤炭去掉了;3.发改委在2019年3月份发布的《关于绿色产业目录》,比前几套标准更加细致,其中包括200多个大类。大家要看自己所做的项目是否绿色的话,建议去看这几套标准,尤其是发改委编制的绿色项目标准。

第二,披露。

因为绿色的项目必须要有环境的效益,比如能够改善大气、水和土壤的质量,减少污染,或者能够降低碳排放。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多大程度上改善气候变化?需要报出来,比如降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减少多少能耗、减少多少水耗等等,这些信息必须披露,叫做环境信息披露。这些披露要求现在监管部门逐渐在强化,如今年年底预计生态环保部和证监会等机构就会发布,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披露环境信息的规定。

第三,激励机制。

很多项目经济效益不太好,私营部门、民间资本不太愿意去投资这些绿色项目,所以我们必须要用财政、用金融的一些激励手段来鼓励和诱导私营部门参与项目。举例,如中国现在已经有了很多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实验区,我们叫做六省九市,这些地方都推出了自己的激励机制,有些是以贴息的方式,有些是以比较便宜的担保方式,能够降低绿色项目融资成本,提高绿色项目投资回报率。人民银行搞了绿色再贷款,如果作为一个商业银行的话,手里持有绿色信贷就可以拿绿色信贷到人民银行去通过再贷款获得低成本的融资,这些融资的成本比市场融资要便宜大概0.5个百分点。

第四,产品体系。

为什么要搞一个体系?因为绿色的项目对融资的需求不一样,有些项目需要短期的流动资金,有些项目非常长,像典型的新能源项目,地铁轻轨,污水和固废处理项目等等,周期比较长,一年两年的钱会给造成再融资风险,所以他们需要比较长期的资金。长期资金可能是开发银行给提供长期的贷款,也可能是债券市场来提供,还有一些机构希望能够获得对风险容忍度比较高的投资者,因为项目可能涉及到比较创新的技术,技术不太成熟,风险比较大,一般银行不愿意提供这样的贷款,所以更多要使用基金,尤其是PE/VC等基金。过去几年中国形成相对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的产品体系,现在已经有了20多个大银行11万亿绿色信贷余额,债券市场从2016年开始启动绿色债券,过去四年多时间,在境内外发行1.2万亿债券,部分解决了项目和资金不匹配问题,此外中国还发起了大概700多个绿色基金,主要是解决了一些项目股权融资问题和风险资本问题。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别的金融手段,像保险也在广泛地介入绿色金融。举例,绿色建筑领域中,很多开发商搞了一个建筑,说绿建可以节能,能把电费下降40%,但搞完之后,买家不相信能够节能40%,怎么办?保险公司说经过研究,认为这个开发商是能够达到他所承诺40%的电费下降的标准,如果达不到,保险公司赔付。因此保险公司卖给开发商绿建保险,有了这个保险,开发商就容易把产品卖出去。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绿色金融产品,如绿色ABS、绿色ETF等等,都是比较适合机构投资者想持有有流动性的资产,未来还会有绿色的REITs基础设施项目会打包成REITs在资本市场上流通。

国际情况。

尤其发达国家,绿色金融主要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也就是说以金融投资者为主,很多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养老金就有绿色偏好,因为都是长期的投资者,要看今后二三十年所投资标的的可持续性,他们认为如果投资了污染型、高碳产业肯定是不可持续的,未来由于政策的变化和气候的变化,这些产业都会变成不良资产,所以他们需要各种各样金融产品顺应他们要求来转向更加可持续、更加绿色或ESG类的金融产品。因此在欧美现在据说有30多万亿ESG金融产品,投资标的有绿色成分、有可持续内容的,未来ESG产品发展也很快,据预测,十年之后ESG产品据说会成长到100万亿美元。中国在这个领域当中虽然起步晚,但是我们也在跟进,除了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之外,机构投融资也在开始研发更多的ESG金融产品来服务到实体经济。

在国际合作领域中,中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2016年中国担任G20主席国,搞了一个G20小组,推动形成在G20框架下发展绿色金融全面共识,在2016年9月份,习主席在杭州峰会上亲自宣讲。2017年,8个国家央行,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和法国、德国等等一起组建了央行绿色金融网络的国际平台,这个平台在两年之后已经发展到了60多个国家,讨论如何发展绿色金融的平台网络。这个网络下面已经做了很多具体工作,如由我牵头的一项工作是推广环境风险分析的方法,这套方法准备今年9月份在NGFS网站上公开发布,来促进全球银行、保险和机构投资者共同推动这套方法的应用,主要来解决如何测算这些机构投资于各种各样不同标的情况下所面临的环境系统风险,以及这些环境系统风险如何转化为金融风险。举例,如果贷款给煤电企业的话,用我们这套方法可以发现在十年之后这些煤电企业贷款不良率可能会上升到20%以上,这样的前瞻性的环境风险分析可以警示金融机构,让他们减少对污染型高碳产业贷款投资,增加对绿色产品的贷款投资。

此外,以绿金委名义发起了一套《“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倡议》,现在有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37家机构签署,正在继续扩大和推广,这套《倡议》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希望这些机构,包括中资和外资金融机构能够更多应用先进的绿色金融的手段来降低在“一带一路”国家所做的项目,包括新能源项目的融资成本。把便宜的资金和商业化的资金混合在一块用,商业化的资金,如融资成本可能要7%-8%,有便宜的资金,来自于开行资金,来自国家开发金融机构的资金,甚至也可以有一些来自于慈善基金,这些资金用一种方式组合起来就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来提高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简单总结。作为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应该从几个角度去争取获得更多金融支持:

第一,要符合标准,要对标现有的绿债、绿色信贷和绿色项目标准,争取符合标准,就有可能获得优惠政策和激励政策。

第二,充分利用激励政策。有些来自于地方政府,有些是来自于中央,包括央行的政策,有些是来自于国际组织,可以去寻找和探索这些机会。

第三,要强化信息披露。作为绿色项目一定要告诉资本市场、告诉社会你到底在哪些领域、多大程度上帮助环境获得了改善,如减排多少,一。

第四,要跟金融机构沟通,去设计一些适合你的金融产品,如适合你的项目风险的产品,这样才能够比较有效充分利用金融对实体经济,尤其是绿色经济的支持。

再次感谢主办方的邀请,也预祝今年大会获得圆满成功。

(发言根据速记整理,未经嘉宾审核)

马骏 / 绿色金融 / 绿色建筑 / 发改委 / 二氧化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