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互联网国际标准首发 助力各国清洁能源开发和电力互联互通

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5年6月27日 5346

6月27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在北京召开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发布会,首次发布7项全球能源互联网国际标准,填补国际上相关方面标准空白。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辛保安、马拉维驻华大使艾伦·钦泰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原全球公共事务与宣传负责人加布里埃拉·埃利希出席大会并致辞。

会上,合作组织发布的首批7项全球能源互联网国际标准,融合了中国等有关国家能源电力技术成果与创新实践,是全球清洁能源开发、跨国电力互联等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7项标准涵盖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清洁能源资源评估、新能源并网、跨国电网互联等领域,具体包括:Guidelines for the planning of new type power systems(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导则),Assessment method for onshore wind energy resources(陆上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uidelines for cross-border grid interconnection(跨国电网互联工作导则),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nnecting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 to power grid(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necting wind farm to power system(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ric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standard for hand-over test of electric equipment(交流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for pumped storage units(抽水蓄能机组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辛保安指出,随着全球能源绿色转型和科技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新能源、储能、柔性输电等新技术广泛应用,跨国联网、多能互补、绿电交易等发展新模式蓬勃兴起,能源电力数智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加速推进,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不断涌现,能源生产、配置、消费方式发生深刻改变。面对全球能源发展的新形势,一些现有技术标准需结合实际更新修订,很多新兴领域需要建立新的标准,以适应动态发展的国际能源合作需求。

辛保安表示,近年来合作组织一直在积极推进能源领域标准工作。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建设持续深入,各国清洁能源开发和电力互联互通合作将日益顺畅、协同机制将日益完善,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能源发展新格局。

艾伦·钦泰扎表示,能源领域标准化工作的意义深远,将显著降低清洁能源项目的开发成本,提升跨国电力协作的效率,最终点亮更多家庭、驱动更多产业。全球能源互联网系列标准,将为包括非洲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加速能源转型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加布里埃拉·埃利希认为,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能源领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标准。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与ISO、IEC、ITU等标准体系相辅相成,将为助力电力系统加速脱碳、建设电为中心的能源体系发挥关键作用。合作组织的工作值得充分肯定和广泛关注。

发布会通过“现场+网络”形式召开,来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大电网委员会(CIGRE)等相关国际标准组织,以及能源电力领域30多家企业机构、行业协会的近300位专家和代表参会。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主持会议,秘书长伍萱发布标准成果。与会嘉宾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具有国际性、开放性、包容性等显著特征,涵盖能源电力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行控制、装备制造、市场交易等环节,与ISO、IEC、ITU等各有侧重。

据悉,在组织制定标准的过程中,合作组织按照国际惯例设置了“标准管理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工作组”三层组织架构,并设立标准工作办公室协调日常工作,同时对外发布了《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工作导则》,明确了从提案申请、草案编制、审议投票、报批发布全过程的标准工作机制,在关键环节倡导国际专家、跨国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各环节。本次发布的标准由9个国家及地区的167位专家共同编写,来自11个国家的共计26家合作组织会员单位对经过评审和完善的标准成果进行了投票表决。

展望未来,合作组织倡议以此次会议为起点,全球能源电力行业各利益相关方进一步深化标准合作,合力破解能源转型难题,为构建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多能融合的现代能源体系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