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甘南:让藏乡人民用上满意电,我们奋力前行
“老吴,神速啊,瓜正清(藏语:谢谢)!”夏河县唐尕昂乡用户道吉对国网甘南供电公司夏河县拉卜楞供电所台区经理吴维杰频频夸道。5月17日,台区经理吴维杰从一体化平台接收的抢修信息,不到五分钟,为客户抢修完毕,说起来还是得益于“数字化”的改革。
长期以来,如何将供电所深化变革与数字化改革相融,破解长期困扰基层基础发力的难题,重塑基层站所供电服务体系,是打造数字化供电所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2021年,国网甘南供电公司将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和互联网思维深度融入基层生产和业务活动,推动基层生产方式变革和工作效率提升,让藏乡客户办电体验又上一个台阶。
创新破题 乡村振兴齐发力
“数字化供电所,主要体现在‘数’上面,用数字驱动业务,对内解放生产力,对外解放用户,从而实现业务整合、服务升级,台区经理必须熟练掌握数字化工作模式,将‘格桑花·光明驿站’和数字业务相融合,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数字化的优势。”4月25日,在国网甘南供电公司东西帮扶工作座谈会上,来自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的帮扶专家王东阳说道。
2021年9月,王东阳首次提出了建设数字化供电所的想法:“数字化建设是现代国网改革的重点方向,用数据赋能业务精准执行、基层自主管理、优质供电服务,探索供电所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全面支撑公司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这与国网甘南供电公司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大力解放用户’,全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现代供电服务体系”这一课题不谋而合。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双碳”背景下,解决供电所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让供电服务更可感、能触摸、有温度,这对供电所管理模式和服务体系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帮扶专家的工作建议为甘南公司发展思路给出了实践的可能性,该公司积极采纳,第一时间筹备开展,借帮扶之东风,取众家之所长,以夏河拉卜楞、合作城区供电所为试点,全力打造“数据赋能、基层减负、提质增效”的数字化供电所。
今年3月份,拉卜楞数字化供电所作为全省首家数字化供电所正式运行,实现工单、人员、车辆、物资等全要素智能关联,物资、工器具采用无感化领用,智能盘点、库存“自预警”、进出“可追溯”,现场作业全流程管理,出入库记录无纸化,“数字员工”RPA机器人实现报表自动统计、指标数据抽取发布,自动派发工单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形成了以供电所“一体化”平台作为“所长驾驶舱”,以“一终端”作为员工的“遥控器”的管理模式。至此,甘南数字化供电服务拉开序幕。
数字赋能 推动服务温暖升级
“你好,我的电话号码更换了,现在接收不到停电的短信了,可以麻烦你们帮我更改一下吗?”5月10日,藏族客户才老来到营业厅向拉卜楞供电所工作人员说道。
综合业务员林洁通过RPA机器人程序输入该用户的用户编号和电话号码,点击执行,不到2分钟,该用户的电话号码就已经更换完成了,原来由人工更换电话号码需要走很多的繁琐流程,更换一个电话号码需要5-8分钟且容易出错,现在节省了不少了时间,在批量更改的情况下更能凸显优势。
“喂,刘所长吗?我这突然没电了,能不能过来看一下呀?”3月2日上午,国网甘南供电公司夏河县供电公司拉卜楞供电所所长刘澐接到用户电话反映自家经营的小卖部停电了,通过之前教的方法查看了线路、插板,发现空开损坏了,需要帮忙处理。所长刘澐通过供电所一体化平台将工单派发至台区经理吴维杰,接到工单后台区经理在手机微信派工点击签收,刷脸进入库房领取物资,前往用户家中进行处理,用时不到30分钟,看着重新亮起的灯管,用户扬起笑脸,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说着谢谢。
建成集生产运维、经营管理、供电服务于一体的数字运营指挥中心,以数字化辅助精准决策。有效应用“供电所一体化平台”,全新构建以“一平台一终端”为核心的作业模式,实现供电所业务全链条化。通过业务场景梳理,构建批量处理模型,将供电所批量换表、采集异常处理、自动催费等周期性、重复性、机械性工作用“数字员工”RPA机器人代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甘南藏族自治州是藏族同胞聚居区,地广人稀,居民分布零散,供电所办理业务用户少,针对传统服务模式和用户现实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打破传统壁垒用数字赋能破题,试行营业厅“去柜化”转型为数字化服务模式,通过对供电所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移动化改造,服务用户的潜力进一步升级和释放,基层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下一步,国网甘南供电公司将继续完善总结、拓展推广,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电力先行”的数字化供电所建设样板,为不断提升藏乡客户获得感不懈努力。
信息来源:今日头条 2022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