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推动“智能+设备”工程化应用落地
本网讯截至5月31日,公司人工智能设备缺陷智能识别平台已推广至乌鲁木齐、巴州、昌吉、博州等13家地市单位使用,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
为贯彻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人工智能工程化应用2022年工作方案》要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在设备缺陷识别等重点领域工程化应用,公司科技互联网部协同设备部、配网部、工会等部门,组织各地市单位通过劳动竞赛等多种方式,组织收集图片样本250余万张,训练成熟模型40余个,建成人工智能样本库、模型库及内外网平台。至今,公司人工智能平台已完成与统一视频管理平台、统一权限系统、数据中台、国网短信平台建立数据业务接口,通过对无人机接入数据以及统一视频管理平台视频流接口实现实时视频流采集及展示,利用人工智能平台智能模型推断服务实现视频信息及图像信息智能缺陷分析和告警,具备实时缺陷分析告警能力。
截至目前,人工智能平台设备缺陷识别功能已推广至13家地市单位基层巡线员工使用,服务支撑全疆输电线路288条,平台累计识别巡检图片共计7万余张,智能发现缺陷8452处,其中,一般缺陷7814处,严重缺陷562处,危急缺陷76处。“通过‘人工智能+无人机’线路巡检方式,极大提升了我们线路巡检工作效率和精准度,大幅减少我们日常巡检劳动强度,为线路隐患消缺和故障甄别提供可靠依据。”巴州供电公司员工张灿远说。平台的推广应用,有效提升巡检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将巡视人员从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下一步,公司将持续优化平台各项新功能投运,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电网业务深度融合,实现人工智能工程化应用,真正做到为基层赋能,为基层减负目的。(肖靖峰、付豪、孟欣欣)
信息来源:公司科技互联网部、设备部,国网新疆信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