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一版】塞外能源 秒送全国——新疆电力十余年外送电量增长40倍

国网新疆电力 2022年5月20日 3197

塞外能源秒送全国

——新疆电力十余年外送电量增长40倍

2022/05/19作者:通讯员王耀武张怡本报记者董玉平字数:1685版次01

走进新疆电力交易中心,一番忙碌景象映入眼帘,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数据研究热火朝天,资料、计算器、纸笔摆满了各个办公桌。

采访中,该中心交易部专责张俊表示:“第二、三季度是疆电外送窗口期,我们要抓紧做好外送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

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疆电外送电量累计达5269.23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电量1446.46亿千瓦时,占比27.45%,为新疆和受端省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电之名联通全国

四翼齐飞电流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从新疆到中原,古时坐马车或步行,耗时要3个月到1年。即便如今乘坐火车,也要一天一夜以上。而把电送到中原,也就不到1秒钟。这得益于疆电外送通道的不断建设发展。

回首2010年11月,疆电外送第一通道——哈密—敦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丰富的电力资源被首次送出,结束了新疆孤网运行历史,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步伐不断加快。之后,超高压、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快马加鞭。2019年,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至此已建成“两超两特”4条外送通道,让电能飞出新疆、飞向祖国各地。

疆电外送的大发展,来自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国家能源结构布局新一轮政策的调整和实施。西北部能源资源富集,距离电能负荷中心东中部地区却有千里之遥,电力供需区域不平衡凸显。

新疆位于祖国的西北部,独特的塞外风光,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宝藏,包括“九大煤田”“九大风区”和覆盖全疆的太阳能等,其中煤炭预测储量位居全国首位,太阳能、风能资源储量均位居全国第二位,具备同时开发煤电、风电、太阳能的条件。由于本地消纳能力有限,长期以来难以变成更多的真金白银。

由于特高压具有输送容量大、送电距离长、线路损耗低、占用土地少等优势,想要优势互补、解决不平衡,将能源转化为电力进行西电东送是最可行的方法。

早在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就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疆电外送,进一步发挥新疆资源优势,优化全国能源资源配置,满足中东部负荷中心用电需求,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如今,外送范围已覆盖全国20个省(区、市),来自新疆的电力东到上海、北至北京、南达广东,实现了“能源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宏伟蓝图,在动态效果图上,如烟花绽放,格外吸睛。

随着外送通道的逐步增加,外送范围的逐步扩大,电量随之水涨船高。

10余年来,疆电外送电量由2010年的30亿千瓦时扩大至2021年的1224亿千瓦时,送电规模增长约40倍。

能源红利加速释放

清洁资源大开发

“要想富,先修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疆电外送通道,修的是“电力丝绸之路”。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疆建成了哈密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开发了吐哈、准东、准北、环塔里木地区清洁能源基地。

电力外送通道的打通,助力新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吸引了华能、华电、大唐等数10家企业来到新疆投资建厂,把新疆丰富的风、光、煤资源就地转化成电力,助推新疆能源利用转型提速。

2020年7月27日,国家能源集团国神集团五彩湾电厂2×66万千瓦二期工程4号机组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吉泉直流的配套电源项目,投运后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202万千瓦,日发电量最高突破4000万千瓦时,每年可创造利润超3.5亿元。”国神集团五彩湾电厂副总经理汪淑军说。

春暖花开时节,走进准东经济开发区吉木萨尔县光伏发电厂,戈壁滩上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形成蓝色的海洋,工作人员正在检查光伏板运行情况。华能新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华能新疆吉木萨尔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一年多,运行情况良好,年发电量上亿千瓦时。

资料显示,4条电力外送通道累计投资842亿元,带动经济效益超过1100亿元。

4月19日,中核集团新华(布尔津)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揭牌,标志着新疆首个水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大基地建设拉开序幕。布尔津抽水蓄能项目是国家“十四五”重点项目,是中核集团第一个围绕抽水蓄能电站打造的“水、风、光、储”一体化大基地项目,包括光伏200万千瓦、风电360万千瓦。目前,一期15万千瓦风电配套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今年一季度,清洁能源发电量194.1万千瓦时,呈逐年同比上升趋势。”新疆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电及新能源处专责刘大贵介绍说,“疆电外送实施前的2010年,新疆电网电源装机1405万千瓦;截至4月底,新疆电网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达到10780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4575.3万千瓦,占比42.4%,成为拉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强化能源保供能力

电网企业在行动

2021年,全国多个省份出现电力紧缺。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驻疆央企,新疆电力加强电力供应保障,一手抓疆内供电保民生,一手抓疆电外送保全国。

该公司推动建立“年月交易互补、区域调峰互济”联动机制,连续5个月实现月度送电突破百亿千瓦时、月均外送超百亿千瓦时。“疆电外送电量的增长不仅有效发挥了新疆综合能源基地的作用,还有效缓解了近期内地部分省份电力紧张的状况。”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忠明表示。

疆电大规模外送,离不开电网的坚强支撑和稳定运行。2010~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在新疆投资1368亿元,实现750千伏电网全疆覆盖,形成“内供四环网、外送四通道”的超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的主网架格局,为新疆能源开发和大规模外送提供了条件。

±1100千伏昌吉换流站是世界上最高电压等级的换流站,该站站长王鸿表示,在运检工作中引入互联网5G+、智能巡检机器人、换流变全自动巡检等信息化、智能化辅助系统,切实提高运检工作质效,全力保障疆电外送大通道安全稳定运行。

疆电大规模外送,离不开电能消纳市场的开拓。2016年3月,新疆成立全国首家省级电力交易平台——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通过“电力援疆+市场化”跨区域送电、与内地省市签订了“政府间援疆电力外送”协议等方式,持续开展电力外送交易。

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交易部专责张俊介绍,新疆采取“年度+月度+月内+短期交易”等措施,缩短交易组织周期、增加交易组织批次,加强政府间协议落实和增补市场化外送计划的衔接,加快推进电力外送。据悉,“十四五”期间,新疆将进一步强化外送通道建设,形成外送6条通道,并全力推动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前,±800千伏哈密北—重庆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在加紧推进。

风电 / 华电 / 煤电 查看更多
资讯

光热+项目助力酒泉打造“新名片”

提及甘肃酒泉,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四个字——载人航天。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地对地导弹发射,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次为国外卫星提供发射搭载服务,首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史上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在这里完成。 不过,酒泉还在打造另一张“发光发热”的新名片。 努力摆脱单一产业依赖 作为我国第一个航天发射基地,酒

资讯

中国能建参建的国内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开工

近日,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参建的国内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山东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用海1.9万亩,是国家批复的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也是2024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个用海光伏项目。 该项目位于滨州市沾化区滨海镇,属山东省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规划项目,纳入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清单,是山

资讯

全球最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并网发电

“山东肥城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启动!”4月30日上午11时许,随着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负责人发出并网发电指令,国际首套且规模最大、效率最高、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300MW/1800MWh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并网发电成功。这是我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据了解,该电站采用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攻克了全工况优化设计、关键部件研发设计、

资讯

可满足光热等电源的统一协调优化调度与控制,青海省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5月6日,由国网青海电力牵头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多能互补优化配置与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果评价,研究成果获评“国际领先”水平。此次成果评价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郭剑波院士及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联合进行,标志着我国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多能互补优化配置与运行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国网青海电科院试验人员开展直流近区新能源场站模型参数优化和测试试验。何炳勋摄 项目围绕电网

资讯

山东省发布风电行动计划:公布指标分配政策、陆海风电开发建设目标

5月1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十大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十强产业”行动计划(2024—2025年)》《“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2024—2025年)》,涉及风电内容如下: 1、《要素保障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到:完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量指标统筹配给政策。对于全省统筹布局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投用后形成的能源增量,50%由省级统筹,50%留给所在市,对

资讯

安阳市委书记:加快钢铁企业整合重组进度

5月11日,安阳市召开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誓师大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锚定空气质量提升进位“退后十”目标,科学分析形势,部署下步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抓突破,迎难而上抓落实,克难攻坚抓成效,强力推进各项攻坚任务落地见效,全面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委书记袁家健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永主持。 袁家健指出,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