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主席曹耀峰先生作论坛筹备有关情况报告

能见APP 2016年11月18日 492

能见App讯:2016年11月17日至18日,第240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2016中国地热国际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中石化原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地热能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曹耀峰作论坛筹备有关情况致辞。他介绍,中国工程院把“中国地热产业规划和布局战略研究”列为2016年度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两年之内完成,主要是谋划地热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并提出国家地热政策建议,努力营造地热快速发展的有利环境。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尊敬的徐主席,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我代表本届论坛组委会向大会报告论坛筹备有关情况。

本届论坛由第240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2016年中国地热国际论坛联合构成。

一、本届论坛是第240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

中国工程院作为我国工程科学技术界最高荣誉性学术机构,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关心关注地热工程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来对我国地热工程科技课题攻关学术咨询,以及有关组织协调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做地热专题调研。2月29日,京津冀协同专家发展咨询委员会召开了2016第五次会议,专门听取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的汇报并进行研讨;3月24日至25日,又专门开展中石化河北雄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调研,中国工程院徐院长、武副院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主任全程参加,对中国地热发展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共形成了发展委员会的第55、56、57三个会议纪要。

中国工程院领导及管理学部部分院士赴雄县调研。2015年4月,时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院长等赴河北雄县新兴公司地热现场考察指导工作。2016年2月25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赵宪庚、孙永富、王基铭一行到雄县进行调研。国家气侯变化专家委员会一行赴雄县调研。2016年10月17日,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院长,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刘颜华、曹建林,以及专家委员会的8位专家赴雄县调研地热开发利用情况,就地热发展在我国气侯变化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

中国石化两院院士赴雄县调研,2016年9月27日,在中国石化工作的两院院士共10名,及管理学部付院士,李院士前往河北省雄县调研考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

中国工程院列地热咨询项目研究专题,中国工程院把中国地热产业规划和布局战略研究,列为2016年度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两年内完成。主要是谋划地热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并提出国家地热政策建议,努力营造地热快速发展的有利环境,共分了5个子课题。

今年6月20日,中国工程院召开了项目启动会,20多位院士参加并积极建言献策,该项目自设立一下项目组有关人员做初步的研究,发现地热在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强化雾霾治理及应对气侯变化重大格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热在未来调整能源结构当中贡献突出,按照国家能源十三五规划,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从2015年的12%提高到2020年的15%,增长3个百分点,根据中国十三五地热产业发展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到2020年累计达到地热供暖制冷面积16亿平方米,加上发电可实现提调标煤17万吨,届时地热占比达到1.5%,比0.5%提高一个百分点。

非化石能源今后五年的三个百分点增幅当中地热占了三分之一,说明地热在未来能源结构调整当中的贡献十分巨大。

地热在应对气侯变化当中的贡献突出。在巴黎气侯大会以后,中国对到2030年的碳排放强度达到峰值的期限都做出了承诺,未来中国碳减排的压力十分突出,如前所述,在十三五当中替代标煤7120万吨,相对应的减排是1.77亿吨,对于降低我国碳排放总量和碳强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热在应对大气污染中的贡献突出。根据燃煤锅炉供暖标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标准分别是每立方米480恩毫克,而燃煤电厂锅炉执行的标准,二氧化硫谈氧化物粉尘排放标准为每立方米130毫克,采暖锅炉分别是电厂锅炉的4倍4倍2.5倍,据测算散煤污染物排放量是工业燃煤的十几倍。

相对应替代的污染物是供暖锅炉的燃煤和直燃的散煤所产生的污染物。因此,发展地热对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意义更加突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是中国工程院发挥学术引领作用的系列品牌学术活动,自2000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200余场,论坛本着促进工程科技领域重大方向性前沿性研究,提高我国工程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工程科技界专家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减排,以鼓励优秀人才成长为主旨,充分发挥学术引领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第二:本届论坛也是第二届中国地热论坛

2014年11月,国家地热能中心在北京成功主办了2014中国地热论坛。近两年来,地热产业蓬勃发展,各专业组织活动频繁,学术交流空前活跃,科技创新成果斐然,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协助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了全国首次地热能利用工作会议。2014年2月27日,国家地热能中心协助国家能源局在河北雄县组织召开了首次地热能利用工作会议,全国共有20个省市参加,首次对地热全国的开发利用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对地热开发的政策扶持、行业管理保障机制统筹协调等重点工作做出系统安排;会议认为,我国开发利用地热能有条件有基础有技术可推广,经验可复制,科学开发利用地热能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统一,这次会议对推动我国地热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协助能源局完成国家地热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在国家能源局指导和协调下,国家地热能中心精心组织深入调研,综合研究科学编制了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是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累计新增11亿平方米,到2020年累计达到了16亿平方米,替代标煤到2020年是7210万吨,二氧化碳减排到2020年是1.77亿吨。这是我国首次出台地热发展五年规划,是地热产业发展的里程碑,必将对我国地热产业快速发展、健康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我国地热产业得到长足进步。截至“十二五”末,全国制冷面积达到3.92亿平方米,中深层地热供暖面积达到1.02亿平方米。地热已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家族中的重要一员。特别是中国地热直接利用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2014年地热利用比例浅层地热能(地缘热泵供暖)达到58%,中深层地热供暖达到19%,而温泉洗浴仅占18%。地热开发的能源性、技术性得以突出。

(四)组织成立了能源行业地热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6年5月,国家能源局正式下文批复中国石化组建能源行业地热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委会的成立对于保证地热产业优质高效发展,有效规范和引领地热能行业的科学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五)我国地热学术活动空前活跃。

1、中国地缘热泵产业联盟成立,这个联盟是汇集了普通用户的非盈利性社团,这个联盟面向政府公众和潜在用户,倡导地缘热泵技术,建立行业规范,会促进我国地缘热泵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4月7日到8日举行的香山科学会议第555次学术讨论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办,会议层次是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的集成创新。

3、8月11日到12日在杭州举办的2016年第八届中国地缘热泵行业高层论坛,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和国际地热原热泵协会中国区委员会主办。

4、4月26日在河南三门峡举办的“十三五”新常态下的中国地热发展研究会,由地热的四个专业委员会联合共同主办,国内地热界上百名专家学者参加。

5、1月14日在苏州召开的2016年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地缘热泵技术交流会,由中国能源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协会住建部建设环境技术中心联合主办,就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以及地缘热泵技术新成果设备应用进行了专业的交流。

(六)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为加强地热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近期国家地热能有关机构邀请了院士、大学教授、国家部委领导及专家授课,对提高地热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政策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学科建设方面,尽管目前大学里还没有专门设置地热专业,但有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已经开始设置地热方向研究生的培养。

中国地热论坛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科研机构、专业协会、企业组织、专家学者以及地热界同仁的鼎立支持,本届论坛将吸取首届论坛的经验,不断吸取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向制度化、规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第三:本届论坛还是一次国际地热论坛。

近年来,中国地热界各层次各形式的对外交流日趋活跃,既有请进来又有走出去,既有国家层面的友好来往,也有企业间的紧密合作,还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专家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对于双方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向世界发出中国地热界声音等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1、中国地热利用位于世界首位。经过多年的地热资源开发,我国地热直接利用连续多年位于世界首位,加上地热发电仍然是第一位,当然这个数字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我们在干热岩基础研究方面还是有差距的。

2、成立中冰地热技术研发中心,2015年3月25日,万钢部长在北京签署协议决定成立中冰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利用中冰合作的国际平台,开展地热信息交流,把握国际地热发展大势,传递中国声音。

3、中国和冰岛共同开发地热资源。2006年12月,中国石化新星公司与基地、绿色能源集团共同投资组建合资公司,就是中国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截至2015年底,该公司已形成地热供暖能力2290万平方米,绿源地热的成立是一个中冰合作的典范,对促进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

4、中国可再生能源供热和分布式能源交流平台与欧洲可再生能源交流平台国际交流会。2016年4月,由国家能源局主办的中国可再生能源供热和分布式能源交流平台与欧洲可再生能源交流平台在北京召开国际交流会,探讨中国可再生能源供热的发展和非电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未来方向。这个平台非常重要,多年来可再生能源经常谈的是电,很少谈“热”,现在热也有这么大的贡献,所以说能源局率先组建了这个平台,就是要对热展开全面的研究宣传。

5、干热岩资源勘探开发国际研讨会。2016年10月,由中国地科院水环所,中国地调局主办的干热岩资源勘察开发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6、干热岩资源和增强性地热国际学术研讨会,今年的10月,由吉林大学举办的干热岩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召开。

7、顺利完成世界银行资助我国的地热研究项目。2015年5月,世界银行资助国家地热中心进行了项目的研究,周期为一年,该项目旨在树立中国地热产业发展的现状,布局十三五期间发展,为国家编辑十三五地热能发展规划奠定研究基础,目前项目已经通过验收,国家地热能中心受到国际机构的关注。

8、积极参与国际地热组织活动。加强与国际地热协会国际地缘热泵协会的交流合作,掌握国际地热最新动态,传递中国地热声音。

今后,中国地热国际论坛还将积极走出去,不断加强与国际地热协会、国际地热源协会等国际学术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与推进世界各国地热利用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讲好中国地热的利用故事,推动中国地热走向世界。

本届论坛以“创新·合作·绿色·跨越”为主题,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来自海内外的地热界专家学者将围绕地热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以及挑战等六大课题,一起做专题学术报告,展开精彩思辨,必将为我们贡献更多更好的政策。

今天,还有来自众多媒体朋友一并表示欢迎。

我相信,有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有越来越多的部门单位企业的不断加入,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中国地热国际论坛一定不负众望,为增加地热学术交流推动对外合作加大地热知识普及,助力地热产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曹耀峰 / 能源局 / 二氧化碳 / 分布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