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电外送”一季度达206.08亿千瓦时,同比提升40.8%,创历史最好水平
本网讯截至3月31日,新疆电网今年一季度完成“疆电外送”电量206.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8%,创历史最好水平,在促进自治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和全国节能减排、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过程中,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早在2014年已有2条750千伏西北联网工程、1条±800千伏输电外送工程在运,并于2019年9月底投运1条输电容量1200万千瓦的±1100千伏准东—皖南特高压工程,使“疆电外送”额定输电容量达到2500万千瓦。仅此项工程,今年一季度就外送电量83.37亿千瓦时,占比40.4%,是“疆电外送”电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我们加强变电站值班和设备、线路运维,每日开展巡视检查,做好数据对比分析,优化安排检修计划,保障疆电外送通道的稳定运行。”±1100千伏昌吉换流站副值长王权介绍,疫情发生以来智能巡检机器人加入巡视队伍,先进的消防炮系统也守护着变电站的安全。
“疆电外送”电量的增长,也得益于“电力援疆+市场化”政策的实施。新疆深入分析全国电力市场供需形势,与多个省市区签订了“政府间援疆电力外送”协议,使新疆电能输送至全国19个省市区,外送规模逐步扩大。同时,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挖掘外送电源组织能力,积极争取交易组织和通道支持,推动援疆电量全面落地。据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交易部专责张俊介绍,今年电力援疆合同规模229亿千瓦时,较去年增长33亿千瓦时。
另外,受“能源双控”等政策影响,各省市区对新能源的消费需求逐年增加也是一方面。新疆新能源资源丰富,风能和光伏资源储量均居全国第2位,连年来新能源装机占新疆电网总装机的30%以上。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通过建设电网、市场化交易等方式加大新能源消纳及外送力度。持续加强主网架建设,去年6月投运的南疆750千伏电网延伸补强工程带动了南疆新能源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北至塔城、南至和田的四环网主网架格局,750千伏及以上重要站点23座、线路运维站20座,各级电网延伸到新疆每一个角落。据统计,一季度新能源外送规模创历史新高,达48亿千瓦时,占比23%。
近年来新疆电网快速发展,今年还将建设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配套火电送出工程,续建2项、新开工3项南疆750千伏电网工程,加快推进新能源送出和受阻断面补强37项工程,全力推进“疆电外送”第三通道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增强新疆主网架结构,提高疆内电源组织能力和外送通道利用率,力争今年“疆电外送”规模突破千亿大关。(王耀武)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