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头条》:战疫情,助保电,促发展,他们在一线绽放最美风采!(二)

国网南瑞-媒体聚焦 2020年5月12日 338

发布时间:2020-05-12 文章来源:南瑞

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号角吹响以来,南瑞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一个提高、六个强化”“五个抓好”“三个坚决”等系列工作部署,坚持两手抓、两不误,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经营发展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南瑞青年,他们积极响应公司和集团号召,不畏艰险、凝心聚力、坚守岗位、冲锋向前,用担当作为筑成“坚持两手抓、夺取双胜利”战役最坚固防线,用团结拼搏为南瑞集团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提供最坚强支撑。

他们,不分昼夜,奋战在防疫保电的前线

他们,逆行而上,保障重大工程复工复产

他们,不负韶华,用奋斗抒写着青春的华章

他们,是南瑞青年,在一线绽放着最美青春风采

泰国曼谷钟蓬区,2020年4月20日。清晨7点,户外温度即已超过32摄氏度,空气闷热而潮湿。国际公司驻泰青年骨干张怀玉,带上口罩,再次仔细检查防护措施后,走出公寓大门,跨上摩托车,驶向25公里外的工程现场,车轮带起的尘土在他身后高高扬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自2月份开始,国内技术人员去泰国项目现场技术支持已受到诸多限制。面对紧张的工期,张怀玉无暇顾及其它,主动请缨,“我熟悉项目情况,又有工作签证,我去!”

关键时刻顶得上。预订从南京飞曼谷的航班被告知取消以后,张怀玉不得不重新规划行程,改由南京转北京再飞曼谷。几经波折,终于在2月13日凌晨4点抵达曼谷,刚下飞机,顾不上休息,就直扑工地。7个变电站的技术支持重担,一下子压到张怀玉的身上。

2020年1月13日,泰国报告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当地早已不太平静。3月中旬开始,疫情进入暴发期,感染人数与日俱增,波及泰国绝大多数地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曼谷和周边的春武里府,国际公司承接的多个变电站项目正位于该地区。为了多个项目正常有序推进,张怀玉一边克服酷热高湿、疫情肆虐、身体不适等诸多困难,一边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工作。

重压之下顶得住。进入3月下旬,TTT工程、CKY大鳄鱼工程、LPG工程等相继进入关键阶段。此间,泰国政府又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持续升级。“大家都非常关心你的健康状况,注意安全,不能坚持千万别硬撑着。”公司领导每天都关注张怀玉的体温报告,每次都要反复叮嘱。可他总是这样回复:“我没事,顶得住,请公司放心。”

张怀玉白天赶去变电站对泰籍员工进行指导、组织现场调试,晚上进行重要项目的工程配置,周末开展变电站售后服务,至今已连续奋战70多天。

2020年3月8日,继远电网新能源部负责电源现场投运的青年骨干杨维成接到复工后的第一项任务——赴西藏三区三州农村电网通信自动化完善工程现场开展前期勘查。该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脱贫攻坚战的一次“大会战”,通过整治改造藏区288座35kV盲调厂站,改善当地电网运行状况。

来到拉萨后,杨维成不顾剧烈的高原反应,迅速对厂站直流电源及视频监控开展现场勘察,与用户沟通电源屏技术问题,细心地做好各项记录。原本高原缺氧就呼吸困难,现在疫情防控还需要佩戴口罩,常常讲一句话就得歇口气,“不管在哪里,客户的需求就是我工作的目标。”为了让客户听明白、弄清楚,他总是不厌其烦,耐心而又细致地讲解。

西藏日喀则地区站多地广,各县变电站之间的车程都在3小时以上,有时还要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才能到达勘查现场。时间紧迫,为更好更快地收集现场资料,杨维成每到一个站点就立即拿起纸笔,绘制站内草图、测量柜体尺寸、记录柜内元件及相关配置,勘查完毕又迅速驱车赶往下一站。遇上偏僻无人地区,他就干脆饿着肚子直奔下个目的地。

日夜兼程,连续7天奋战,终于圆满完成日喀则等县15个站点的勘查工作。西藏三区三州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但自然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丰富,良好的电能供应能够助力产业发展,更能改善当地群众生活质量。杨维成为能够在“疫情阻击战”和“扶贫攻坚战”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感到骄傲。

胡升升作为瑞中数据客户域数据中台项目组的青年骨干之一,主动请缨春节期间驻守国网客服中心现场,承担“网上国网”数据共享应用平台运维保障工作。

原以为这与往常节假日值班一样,很快就能回到正常工作节奏中去,却不曾想一切因疫情发生而改变。现场管控措施骤然升级,各项目组最多只能留守一人,且每次进出现场需要重新申请通行证。为做好系统安全保障,推动后续建设运营工作正常开展,瑞中数据客户域数据中台项目组迅速建立了横跨天津、南京两市三地的三级远程协同办公机制。胡升升作为唯一一名获准进入现场的人员,成为该运维保障机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当大多数同事在家人的陪伴下居家隔离的时候,他就这样一个人坚守在不到10平方米的工作区,独自应对系统运维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客户提出的需求,一面保障平台安全稳定运行,一面推动项目建设运营。他顶住巨大压力,每日开展系统巡检,完成数据需求对接50多项、数据校核处理10余起,出色完成各省“网上国网”活动情况统计、企业复工情况自动统计等任务编写,以及省侧重复数据处理、数据下发等重大任务。

当领导为他送去慰问时,胡升升说:“我虽然一个人在这里,但并非孤军奋斗,完成此次特殊时期的保障任务,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的背后还有40多位同事的远程支持,是他们一直陪伴着我,给予我温暖和动力。”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谦恭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同事。

春节假期还未结束,电控公司风电技术部研发业务专家孙素娟和她的团队已经开始了仿真测试工作。这个曾荣获江苏省巾帼标兵岗的团队,正在迎战一项重要任务——配合国网特高压部和国调中心,对张北站3000MW风机规模接入柔直,以及青海4000MW风电接入青豫直流进行建模与仿真,对并网稳定性、并网故障穿越特性开展测试。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系2022年北京冬奥会配套工程,这是国内最大规模风电接入柔直的应用场景。作为组长的孙素娟要带领团队开展风机端控制模块搭建,对柔直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开展现场联合调试。“疫情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工作进展,为了确保张北柔直工程风机接入柔直的现场试验与运行一切顺利,作为党员,作为巾帼标兵岗,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虽然工作地点在南京,但作为团队负责人,孙素娟还是详细制定了防护措施和通勤路径,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青豫直流的送端系统比较特殊,换流站和新能源近区常规电源很少,黄河流域水电机群距离较远,电压支撑较为薄弱,送端短路容量低,新能源机组占比高。孙素娟需要找出新能源自身的并网暂态、动态特性优化方案,评估新能源场站调相机对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性。两大项目并行推进,任务重、时间紧,日常晚上、周末在家进行仿真测试成为一种常态,加之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的“熏陶”,她7岁的儿子现在也很熟悉电压、电流、赫兹这些电力用语。“这真是一个意外收获。”孙素娟说,“但愿觅得两全法,不负工作不负家。15年来能够专注于技术研发,也得益于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相比往年,今年的雷雨季来得特别早。疫情最吃劲的那段时间,李健被困在湖北老家,作为一名党员,他肩上保电工作的紧迫感愈发强烈。因为他所在的武汉南瑞国网雷电监测预警中心,长期承担着国家电网公司重要线路雷击故障分析的任务。

2月13日早上,一条±500kV线路发生故障,李健连续收到了故障诊断系统和线路保护两条信息,但给出的诊断结果大相径庭。“这次故障肯定不一般。”事实很快印证了他的判断,线路运维人员的紧急求援:“李工,我们这里线路跳闸了,快帮我查查怎么回事?”李健明白,疫情当前,故障巡视必然困难重重,早一点分析出原因,线路故障可以尽早排除,现场人员也可以少一分危险。考虑到线路途经的广东已经复工,李健立马请求广东方面查询故障时刻的雷电情况,并远程指导运维值班人员获取雷击故障跳闸的原始诊断波形。通过仔细分析,李健很快确认了故障性质和故障点,为一线巡视人员赢得了宝贵时间。

3月惊蛰,春雷萌动。为响应国家电网公司抗疫保电工作,武汉南瑞提前开展部署,组织李健等技术骨干为电网重要输电线路开展雷暴72小时预报工作。3月的武汉,封闭依然。受条件限制,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代码问题都需要反复调试和确认,李健想尽办法,一一克服。3月21日,他和团队合力编制的雷电监测预警报告,成功为两起重要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件提前发出预报。值得一提的是,雷暴72小时预报模型比预定的上线运行时间,提前了整整一个月。

春节期间,疫情突如其来,当大家都在焦虑关注疫情走向的时候,于立岩所在的宏源电气业务拓展部仪器仪表团队却宅在家中、埋头苦干,依托在多光谱综合巡检和电网设备红外测温方面的同源技术积累,迅速推出了他们的创新成果——Hytek人体智能测温筛查系列产品。

“它不仅是一套高效、智能的测温工具,使用起来也更安全、更人性。”谈起这款产品,90后的于立岩很自豪。自2月2日起,他就毅然投身抗“疫”第一线,驻守在江宁基地、江苏省电力公司、江宁万达广场等现场,开展人体智能测温筛查系统的安装、调试和试运行工作。每天认真细致记录检测数据,调整测量精度并找到最佳的报警阀值。常常加班到深夜,不断地修改软件和分析数据,促进产品快速定型。

“于工,这个设备如何配置?”

“于工,报警温度怎么调试?”

面对用户提出的一个个问题,他耐心地进行专业解答,为用户制定最适合的应用方案。由于节后物流尚未恢复,为满足安徽用户对防控物资的紧急需求,他与同事自驾11个小时将设备送到安徽高速路口,亲手交给用户。

于立岩还积极响应宏源电气团委号召,主动投身企业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测温、消毒、取餐……在园区厂房、办公区、员工餐厅,到处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繁忙的工作让他常常顾不上吃饭,半个月瘦了5斤。长时间佩戴口罩,他的脸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红色勒痕,但他却笑称是青春和成长的印记。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体现担当作为。只要组织召唤,我会继续冲锋在前!”经受了疫情考验的于立岩,郑重地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宏源电气业务拓展部 / 国网客服中心 / 国网特高压部 / 武汉南瑞国网雷电监测预警中心 / 武汉南瑞 查看更多